琴童网,爱琴童 - 让琴童少走弯路!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90|回复: 0

巴赫之精神—— 观盛原巴赫作品音乐会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5 23: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巴赫之精神—— 观盛原巴赫作品音乐会有感

        11月6日,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盛原在本院音乐厅举行了巴赫作品钢琴独奏音乐会。从观众的人数和反应来看,这场音乐会受到的瞩目是很高的,且得到了大多数听众的认可和喜爱。
        
        此场音乐会是巴赫的专场音乐会。音乐会曲目全部是巴赫的作品,这在以往的音乐会中并不多见。 这场音乐会是盛原对于巴赫音乐的一次诠释,反映出他对于巴赫音乐作品和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理解。盛原曾在1991年赴美留学。他曾师从巴洛克大师罗萨林 图雷克专习巴赫音乐演奏。他在演奏上代表了巴赫音乐演奏的一个派别。
        
        在音乐会开始之时,盛原演奏了六首小前奏曲。(BWV933-938)盛原在演奏时注意到了每首前奏曲的不同风格。有平静、沉稳的:有热情,激动的,但六首前奏曲的音质都是干净透明的。他的演奏很用心,很投入。旋律中流淌出来的是演奏者对于巴赫音乐的热爱。
        
        这场音乐会演奏了两首组曲。一首是e小调帕蒂塔第6首,BWV830。一首是英国组曲第三首,BWV808。盛原在处理这两首乐曲时,追求音色的变化。他在演奏中努力追求音乐色彩的变化,有时温柔细腻,有时洒脱豪爽。在音乐模进时,他也按照内心的想法将音色做到不同。在演奏颤音时,有时是轻柔的,有时是坚定而有精神的。在声部的层次上,三个声部的音色也是不一样的。有时,高声部的音色轻柔缥缈,中声部的音响扎实有力,低声部像是在低声述说。在音乐的节奏上,盛原的演奏没有按照完全统一的节奏来演奏。在抒情的地方,他就会将节奏拖的长一些,有时,在同一个音型重复出现时,他会作渐快或渐慢处理。如帕蒂塔中托卡塔的结尾处。此外,他很注意音乐的强弱轻重。在他的演奏中,音乐的起伏和色彩变化很丰富。盛原在演奏时也出现了一些漏音,碰错音的现象,如在帕蒂塔的阿勒芒德第一乐段结束时最后一个音没有弹出声来。给人留下一些遗憾,但没有影响到整体的发挥。曾经听过古尔德演奏的巴赫,他演奏的巴赫是华丽,细腻的。他在钢琴上作了很多表情的变化,有大幅度的情感起伏和变化丰富的色彩效果。他在节奏上完全根据个人的情感表达将节奏做很多慢或快的处理。有时甚至用很多弹浪漫派作品时的手段来演奏。但他的音色是天籁般的。古尔德在钢琴演奏上是很个人化的。因此,他被称为怪杰。盛原的演奏与之相比,没有那么夸张,虽然作了很多音色和表情的处理,但还是有节制的。巴洛克时期的情感表达是有节制的,与浪漫时期完全追求个人的情感是不同的。盛原还是追求在巴洛克风格的框架内演奏。当然,这种追求是按照他所理解的巴洛克风格。
        
         盛原还演奏了两首前奏曲与赋格,(BWV846、847)这两首作品比较贴近普通的学琴者。可以看得出来,他的演奏很用心。音色,触键,声部全都靠大脑的控制。因此,他的层次感很好。这些优点继承了他的老师罗萨林 图雷克。图雷克是巴洛克大师之一,他和他的弟子形成了巴赫演奏的一个派别。图雷克在教学中非常强调学生用大脑控制演奏。他会让学生将巴赫的复调做织解,分裂的练习,甚至将其中的一个声部倒过来弹,即从尾部弹到开头。这些训练方式使他的学生在演奏中能够很好得运用大脑来控制各个声部并做到音色的变化。在盛原的演奏中这种优点就很明显。
        
        此外,盛原还演奏了D大调托卡塔。他的踏板控制得很好,一般是在重音处给一个短踏板。音色的变化也很丰富。在音乐会结束后,由于观众反响热烈,盛原三次谢幕,加演了c小调幻想曲等三首乐曲。
        
        盛原的演奏给听众的整体感觉是他的音色变化丰富,也作了很多强弱对比。在节奏方面,有时会随内心感受做一些或快或慢的对比。他演奏的巴赫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他的旋律中展示出来的巴赫有时是单纯的,活泼可爱的:有时是沉思的;有时是辉煌的。其次是他的声部关系很清楚。这些都是他对于巴赫音乐语言的理解。这种理解是受到了他的老师罗萨林 图雷克的影响的。
        
         然而关于巴赫的演奏,在音乐界是争议很大的。因此,也产生了很多巴赫演奏的派别。那么,该如何评判这些派别的优劣呢?演奏者所作的工作是二度创作。这种创作是否能准确地传达作曲家的意图应该成为评判演奏优劣的标准。笔者曾听过另外一位巴洛克大师Wanda  Landowska的演奏。她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她在节奏上是相当精确的,她不会在曲中做加快或减慢的处理。曾经听过她在古钢琴上演奏的巴赫平均律曲集。这套曲集一般被认为在巴赫时代是用古钢琴演奏的。听完后,第一次感受到巴赫是如此的伟大。古钢琴是无法作出大小声的,但他在节奏上的严谨、精确和触键的扎实显示出一种大气,辉煌的美。她几乎没有一点矫饰,也无法做出音的强弱。但她的声部层次却非常清晰,她所显示出来的是严谨的美和宏伟的精神。笔者个人理解的巴洛克风格应是严谨的,尤其在节奏方面,更应讲求严谨,整首乐曲的速度应是完全统一的。巴赫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写出了如此精确对位的乐曲,他思维的严谨令后世作曲家望而叹之。我认为,在严谨性方面,Landowska更贴近巴赫的意图和风格。虽然现在我们普遍使用钢琴演奏,钢琴较古钢琴能做出更多色彩的变化,但是巴赫严谨的风格是应该坚持的,尤其是前后节奏与速度的统一。
        
         当然,我们决不可以欣赏一派而排斥另一派。各家各派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各派应该互相借鉴,共同探讨巴赫的音乐风格,绝不可以固步自封。最后做出最符合巴赫本意和最接近巴赫风格的答案。
        
        盛原的音乐会是成功的,他在演奏中流露出他本人对于巴赫音乐的理解,同时也代表了一个派别对于巴赫音乐的理解。这种理解虽然还有可以探讨的地方,但还是成功的。同时,他也引发了观众对于巴赫研究的兴趣。巴赫之精神是什么?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大家共同研究。相信盛原能越来越准确地将巴赫的精神传达给听众,也真心得期待着他能在巴赫的演奏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免责声明》|小黑屋|联系我们|琴童网,爱琴童 ( 皖ICP备12004466号 )

GMT+8, 2025-5-6 18: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