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童网,爱琴童 - 让琴童少走弯路!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94|回复: 0

王建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3 22: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琴遇知音 乐思华彩 于 2010-7-23 22:38 编辑

                      王建中  

          王建中(1933~) 日前,年轻的钢琴家江晨和上海音乐学院青年交响乐团的演奏员们,再次让钢琴协奏曲《走进新时代》动人的旋律回荡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舞台上,谢幕的掌声如潮水般响起。记者不禁想起采访王教授时,他再三重复的话语:“千万别说太多好话,我没有什么才华和本事,更不是什么精英。我说不出我的作品有多么好,还是让历史去挑选、评说吧。”  

         说到1999年接到深圳方面委约《走进新时代》改编创作任务时的情景,王建中说,当时拿到蒋开儒作词、印青作曲的歌曲后,听了很久,也想了很多。“歌曲的旋律简明、流畅,我知道这是非常受群众欢迎的歌曲,所以我想要改编成钢琴协奏曲,主要任务是增加它的气势”,“最后完成的作品,规模也比较大,增加了许多层次和色彩,可以说是气势磅礴”。对于乐曲的配器,王建中教授也颇为欣赏,虽然担任配器的杨立青将原本为两架钢琴而写的协奏曲减到了只剩一架钢琴,但王教授中肯地说:“我听了以后有点意外,觉得它比我想象的要好。”  

         翻开王建中教授的作品目录,脍炙人口的作品远远不止这一曲《走进新时代》。从作于1958年的《云南民歌五首》,1966年的《田歌》,到1973年根据陕北民歌改编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绣金匾》,以及根据古曲改编的《梅花三弄》,再到80年代完成的国际、国内比赛常用曲目《小奏鸣曲》、《诙谐曲》,再到写于1993年、刚刚获得中国音乐界专业作曲最高奖——“金钟奖”的钢琴独奏曲《情景》,王教授的作品目录中可以找到我国音乐界各个时期的钢琴作品代表作,为我国当代音乐创作发展史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剪影。面对辉煌的成就和众多的荣誉,王建中只是说:“如果我有什么作品流传得比较广,可能是因为比较注重民族特色,旋律比较好听的缘故吧。”  

        作为一名教师,王建中为我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不少人在国际著名作曲、钢琴比赛中获奖,并活跃在国内外的乐坛上。现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杨立青教授,称王建中为“我的作曲和钢琴的双重启蒙老师”。杨立青认为,王建中教授的钢琴技巧、和声语言以及对音乐色彩细腻丰富的感觉代表了我国作曲家的最高水平。

        在《琴韵华章》王建中钢琴作品专场音乐会上,观众用持续的掌声对这位作曲家、钢琴家在创作与育人方面的成就,给予了由衷的赞扬。  
     
                       陕北民歌四首   
      
       王建中作于1972至1974年间。它以四首革命民歌为素材,配以生动、丰富的钢琴音乐语言,通过歌唱人民领袖、红军会师、解放翻身以及大生产运动向个侧面,表现红军到达陕北根据地后,解放区欣欣向荣的景象以及军民无比喜悦的心情。

       ①《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以传统民歌《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和《女孩担水》为基础加工而成,表现了陕北人民喜迎子弟兵的热烈场景。钢琴曲保持了原歌的感情,第一部分模拟陕北竹笛清新的音色,极其舒展地歌唱出高亢、明亮的信天游曲调。中间部出在主题陈述以后,又作了三次变奏,音区不断扩大,力度逐渐加强,情绪越来越热烈,表现了人民欢迎子弟兵的热烈场景。高潮后,乐曲回复到宽广的信天游曲调,但变为热情澎湃的歌唱。

       ②《军民大生产》。以陇东民歌《推炒面》为基础而写成。表现解放区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情景。曲调铿锵有力,具有劳动节奏的特点。钢琴曲以这个主题为基础,写与一首生气蓬勃、富于情趣的变奏曲。它包含主题和六个变奏,变奏又依调性、织体和力度而分为三组。第一组(包含第一和第二变奏)曲调运用了调性交替,突出切分节奏和重音等手法,描写了男子汉变工队的劳动场景。第二个变奏将乐曲推向小高潮后,第二组(包含第三、四变奏)的力度突然由强(f)变弱(p),调性转为A商与A羽调的交替,旋律变得轻快、活跃,再现了妇女纺纱队劳动时的欢乐景象。在第三组(包含第五、六变奏)中,出现D徵与D羽调的交替,使乐曲充满无比情趣。最后,第六变奏加快速度,以更热烈的情绪结束全曲。

      ③《绣金匾》以深情的曲调歌颂毛主席、朱总司令及其领导下的八路军。乐曲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亲切、流畅,其中模仿我国民族乐器古筝装饰琶音的演奏手法,听来倍感亲切。第二部分,曲调移高五度,情绪更为欢快。第三部分,基本上是第一部分的再现。

      ④《翻身道情》以陕北道情为基础写成,表现穷人们在红军领导下闹翻身的喜悦,以及对旧社会的回忆和控诉。钢琴曲在基本保持“歌唱”、“回忆”、“歌唱”这三个部分的同时,努力将道情中的这些特点用钢琴音乐的语言再现出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钢琴曲《陕北民歌四首》为丰富我国钢琴曲的音乐语言和手法,发展我国钢琴曲的风格,作了有益的尝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免责声明》|小黑屋|联系我们|琴童网,爱琴童 ( 皖ICP备12004466号 )

GMT+8, 2025-5-7 16: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