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童网,爱琴童 - 让琴童少走弯路!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74|回复: 29

关于涛涛某次回课的随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7 11: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本贴的相关说明:涛爸是个不善于表达的人,特别是写作方面,因此以下只是有感而发,难免有不妥和不当之处,请见谅!
本感想2010年年初就写了,一直封存在涛涛的回课日志中,很少有人知道,近来有家长提及,也应大家的强烈要求,我就部分公开了,呵呵!



曾经一次回课后(2010年初)

随想:
   这次回课非常差,没有一个能回了,回课跟玩一样,老师做示范,让他看、听,他跟本就不当回事,东张西望,老师打拍他也跟没有听到一样,自己弹自己的,当时我跳楼的想法都有了。


回到家就其原因也进行了分析,只有不对的父母没有不对的孩子,可能家长和老师有的地方做的不妥(仅仅是个人观点)。

首先,在老师方面,布置好了作业,最好以自己的经验,指导孩子回家如何安排时间,如何练琴,渐渐的孩子也学会怎样练琴,怎样按排自己的时间(哪怕是一两个月引导一个注意事项,如弹琴唱谱,每次回课都强调,并针对这个事有奖罚措施);同时,老师也可以对家长进行适当的指导,甚至明确家长应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孩子在练琴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是不用管的,哪些问题要管,怎么管比较妥当。否则,对于我们这些自己都一知半解或跟本就不懂的家长,在练琴的过程中摸索出自己的方法,这些外行摸索出来的方法能有多好,大家可想而知,在方法不当情况下陪练,长期以往,孩子和家长不仅累,最后陪练的结果是花了时间不少,但效果却很差,母子关系紧张,越努力可能效果越差,孩子学琴上肯定是问题百出的。(对于有找到合理方法的家长除外,但其实是占少数的)


其次,在家长方面,由于自己这方面懂的不多,或跟本就不懂,所以,如果老师(有经验)给出了陪练的方法,我们一定要以老师的为主,自己在些基础上做出一些改进,不能因为孩子学的慢了,或是一两次回的不好,就否决老师的方法,因为,再好的方法也是我们掌握的非常熟练后,才能用好,才能正真起到作用。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锯子用的不熟的工人,让他和熟练用斧的工人进行伐木比赛,肯定是用斧子的工人会赢,但两个工具同样熟练情况下,锯伐木速度远远高于斧子。同时家长也要有平和的心态,多观察,遇到问题多思考,尽量不要走极端,打孩子,而打孩子就象是医生使用激素一样,初次使用效果很好,但一次比一次要狠,才有很好的效果,到了最后就是怎么打也是没有效果。我自己总结一句话:“少打,优打,最好不打!”,当然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啊,但为了孩子有个美好的明天,还是要尽可能用心做好吧。


最后,在孩子方面,从人一生下来就是一个特性,向舒服方向努力的特性,想吃自己喜欢的,想玩自己喜欢的,总之,怎样舒服就怎样做。所以孩子喜欢玩,挑食,怕累,都是正常现象,所以孩子一生下来,就是我们让他们学规范....等的开始,也是活到老学到老。

评分

参与人数 1 +30 收起 理由
coco + 30 原创回课日志,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7 11: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道理的,琴童的家长真辛苦:dizz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8 08: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少打,优打,最好不打!”正在努力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8 08: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负责的琴童家长,细致记录孩子每次的回课情况。
学习并:L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8 10: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小丫头我是从头到尾没陪过的,陪了也是傻陪啥也不懂,她也不让我多言语,不过自从上次参加过琴童网举办的活动后,然又在钢琴课歇了四五个月后重换了个老师,现在是非常热爱钢琴的,当然练琴中出现的问题每次回课老师都还是会指出很多,但练琴的热情是以前不能比的。

点评

有热情就好啊,这是原动力!  发表于 2011-4-28 10: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8 10: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涛爸的文章写的太好了。我是深有感触啊!特别是那个首先,我真的好期待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8 11: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参加个好次活动,觉得涛一直是很优秀的,原来也有过小凡的这些经历呀,小凡最近经常这样,我正在头疼呢,向涛爸、涛妈学习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5 11: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83:}

评分

参与人数 1 +3 收起 理由
炀炀妈妈 + 3 积极围观,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5 14: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孩子就象是医生使用激素一样,初次使用效果很好,但一次比一次要狠,才有很好的效果,到了最后就是怎么打也是没有效果。我自己总结一句话:“少打,优打,最好不打!”,当然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啊,但为了孩子有个美好的明天,还是要尽可能用心做好吧。”涛爸,实在太有才了,前些日子,我爸妈来了,我认真总结很多,,做得不好的地方是需要改进,,期待进步啊!!

点评

哈哈,很久前写得,你都翻出来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7-6 11:41

评分

参与人数 1 +3 收起 理由
炀炀妈妈 + 3 积极围观,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6 09: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06小路 发表于 2011-5-24 10:07
学习啦!

涛爸写的真好,学习中

点评

胡思乱写的,感谢捧场,受宠若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7-6 11:41

评分

参与人数 1 +2 收起 理由
炀炀妈妈 + 2 积极围观,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免责声明》|小黑屋|联系我们|琴童网,爱琴童 ( 皖ICP备12004466号 )

GMT+8, 2025-5-7 21: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