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童网,爱琴童 - 让琴童少走弯路!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940|回复: 13

孩子练琴结束后,家长有检验措施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8 09: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直以来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涛涛练琴时不按老师的要求的方法练,有些地方有问题也不愿意分手练、不愿意慢练,喜欢从头到尾练,因此,他的练琴效果很差。

我家目前练琴的制度是:
如果练好了,就由涛妈来检查,通过就不练了,不行就得继续练!

我分析了一下,可能这个检查制度上有问题,孩子都有个侥幸心里,不管行不行,只要涛妈检查时能通过就算任务完成,而分手和慢练会浪费他时间,但,如果不检查,又如何能让孩子认真练呢,你们家是如何陪练的,都有什么办法呢,一起分享一下!

评分

参与人数 1 +5 +1 收起 理由
曼曼0111 + 5 + 1 值得探讨的问题!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8 10: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上一个管理故事

以下故事说明:不同的方法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故事名:拯救犯人

18世纪末期,英国政府决定把犯了罪的英国人统统发配到澳洲去。


  一些私人船主承包了从英国往澳洲大规模地运送犯人地工作。英国政府实行的办法是以上船的犯人数支付船主费用。而当是那些运送犯人的船只大多是一些破旧的货船改装的,船上设备简陋,没有什么医疗药品,更没有医生。船主为了牟取暴利,尽可能地多装人,使船上条件十分恶劣。


  3年以后,英国政府发现:运往澳洲的犯人在船上的死亡率达12%,其中最严重的一艘船上424个犯人死了158人,死亡率高达37%.英国政府花费了大笔资金,却没达到大批移民的目的。英国政府想了很多办法。每一艘船上都派一名政府官员监督,再派一名医生负责犯人的医疗卫生,同时对犯人在船上的生活标准做了硬性规定。


  但是,死亡率不仅没有降下来,有些船上的监督官员和医生竟然也不明不白地死了。原来一些船主为了贪图暴利,贿赂官员,如果官员不肯同流合污就被扔到大洋里喂鱼了。


  政府又采取新办法,把船主都召集起来进行教育培训,教育他们要珍惜生命,要理解去澳洲开发是为了英国的长久大计,不能把金钱看得比生命都重要。但是情况依然没有好转,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一位英国议员认为那些私人船主钻了制度的空子。而制度的缺陷在于政府给船主报酬是以上船人数来计算的。他提出从改变制度开始:政府以到澳洲上岩的人数为准计算报酬,不论你在英国上船装多少人,到了澳洲上岩的时候再清点人数支付报酬。


  自此以后,船上主动请医生跟船,在船上准备药品,改善生活,尽可能让每一个上船的人都健康地到达澳洲:一个人意味着一份收入。死亡率降到了1%以下。有些运载几百人的船只,经过几个月的航行竟然没有一人死亡。

评分

参与人数 1 +5 +1 收起 理由
曼曼0111 + 5 + 1 好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8 10: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发个家长搜到的关于练琴的贴子吧

如何做好钢琴陪练?

关于如何陪孩子练琴,我想这是大多数家长都很关心的问题。多数情况下,琴童与陪练们“心情”都不是很好。孩子练琴时如坐针毡,一会上厕所,一会喝水。家长威逼利诱,效果甚微。“想想就觉得头痛。”^_^。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想先谈谈如何陪孩子上专业课的问题。对于年龄小的孩子而言,家长陪着孩子上课,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在短短的45分钟内,教师能给孩子的指导是有限的。大量的工作要靠家长在课后的陪练中进行。我建议这类孩子比较小的家长上课的时候,带个小本子过去。在上课的时候,注意听老师对孩子存在问题的指导,同时注意观察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教师所说的问题,教师对这个问题是如何纠正的。学琴的初期尤其要注意手型、节奏等方面的问题。记好笔记,有助于家长了解问题所在,回家后给予合适的指导。节奏的问题可以在谱子上标出来。  

然后我想谈谈孩子练琴的环境问题。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努力给孩子营造一种充满音乐的舒适的氛围。比如学习钢琴的孩子,我们可以在每天一早起来,就打开音乐,放一些舒缓钢琴小品,这样,对孩子以及家长一天的精神状况来说,都是很好的。有了好的心情,才有了一天高效率的学习劲头。大家可以试试莫扎特的音乐。他的音乐充满童趣,小孩子一定会喜欢的。(但是注意一点,我个人认为,早晨不适合听协奏曲。因为这些音乐结构复杂,适合在静下心来的时候听。)经常听这些曲子,孩子自然会对钢琴音乐产生“亲切感”。那么当学到经常听到的曲子的时候,会感觉比较容易,因为旋律很熟悉。孩子弹琴的时候,会感觉“我弹得有点象这个嘛。”在学习一首新的曲子得时候,给孩子多听这首曲子是必要的,但是在创造音乐环境而言,我还是建议听的范围和体裁要广泛一些。单一的曲子,会让孩子产生厌烦心理。  

有了良好的环境,详细的笔记,我们可以开始陪练了。首先我想纠正一个观点:大家一定要明白,我们让孩子学习音乐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孩子的素养,而不是考级!(如果有些家长就是为了考试,那我就无语了。。。。。。。。。)所以,练琴的时候,应该是孩子能够从练琴中找到开心的感觉才对。  
练琴开始之前,欧洲教师们提出一个建议:让孩子在琴上自由地“乱弹”几分钟,随心所欲地去弹,这样可以使孩子以一个开心的心态开始练习。我个人认为,这是很好的。  
接着开始正式进入练习。  
一般来说,建议家长先听孩子练习一遍完整的。然后正对教师在课上提出的问题进行指导。我想说几个在孩子练琴的时候非常重要的原则。  
1.及时回馈。由于中国的孩子一向被家长训惯了,所以孩子们总是不太自信,对于孩子的练琴效果,要及时反馈给孩子。比如,孩子反复练习一个技巧的时候,如果有进步,家长要在孩子每次做对的时候,告诉孩子,“不错,真好,有进步!”注意说话的语气,要使赞扬的口气,要有感情。用这种方式“不断地”(注意,是练习过程中不断地,而不是想起来说说)给孩子反馈,让他们知道自己做得怎么样。大部分的孩子会越练越好。也就是说,在孩子练琴的时候,家长的“嘴”要累一些。如果能坚持一段时间,一定会有进步的。这一方法非常重要而且很有效。  
2.当孩子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时候,不要粗暴地责骂孩子。因为就大部分孩子而言,他们都还是很认真地想做好的。这个时候,可以耐心帮孩子分析,多尝试一下老师提出的解决方法。如果还是解决不了,可以记下来,问老师。  
3.不要长时间练习单一技巧。有时候,问题解决不了,原因是因为长时间练习单一技巧,孩子的脑子已经“饱和”,这个时候,反应会迟钝下来。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换着练习,也可以让孩子起来活动几分钟。  
4.在听孩子弹琴的时候,要专注。让他感觉你是在欣赏他的音乐(即使这音乐可能并不怎么美),让他感觉到你是想要从他的演奏中找到美。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自信心、注意力会提高,练习的效率也会提高。孩子演奏完一遍的时候,一定先给予肯定,千万不能批评。我们可以先肯定他的优点,可以说“宝贝,你弹得真好,但是就这一点,有点不好。我们看看怎么能改善一下?”孩子得到肯定以后,就会比较愿意聆听家长进一步的分析。  

5.听孩子练琴的时候,要注意孩子的节奏、音准、音色。在前两个有了准确性以后,再来强调音色。在这里,我想提一下速度问题。快板的部分,建议孩子们配合节拍器练习。举例来说,标准速度是每分钟120拍,建议孩子可以从每分钟80拍开始练习,然后每5拍递增。最后达到标准。这样的好处是练习比较刻苦,有助于解决力度问题与速度不匀问题。  
6.这是最最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帮助孩子领会乐曲的内容。一般说来,谱子上都会有乐曲情绪的表示。“热烈的、欢快的、忧郁的。。。。。。”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做出一些表情来让孩子理解。(不要觉得这样很夸张哦。事实上,音乐就是表达感情的。)这个时候,就是发挥家长们想象力的时候了。尽量运用形象思维,学习《春江花月夜》我们就给孩子聊聊古装剧中的类似场景,学习《动物狂欢节》我们就给孩子讲各种动物,总之,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明白这种感觉,然后引导孩子通过他的手表达出来。一般来说,情绪快乐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强一点的力度,忧伤的时候可以用弱一点的力度。我们要引导孩子注意听这种力度不同带来的不同效果,孩子们感受到这种不同的效果的时候,会感觉很有趣。因为孩子都是爱新奇的。  
要引导孩子听辨自己弹琴的音色,学会分辨音色的好坏。有些家长会问,怎么样才能分辨音色的好坏。其实,不需要太高深的知识,只要是好听的音色,就是对的。不好听的就是不太好的。(这是音色的“傻瓜判断法”。嘿嘿。至于怎么调整,就要留心老师的教导了。)  

7.在孩子结束练琴的时候,建议家长鼓励孩子把今天的练习完整弹一遍,同时告诉孩子,“你今天弹的很不错,让我欣赏一下好吗?”还可以叫上孩子的父亲,一起欣赏。这样孩子会感觉你很重视他,进而会比较认真弹奏。弹完以后,一定要给孩子鼓掌表示支持。这样可以为下次的学习创造好的开始。  

8.要注意练琴效率。对于一首曲子,一些难点要单独练习,然后再放到乐曲中完整练习。很多学生喜欢从头到尾一遍遍地顺,这样效果是最差的。原因我就不解释了。  

6.7.点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核心的部分,家长们一定注意“引导孩子感受表现美”是陪练的核心。当孩子和你都不高兴时,建议不要练琴,否则,只是浪费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8 11: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孩子坐不住,一会喝水一会开小差,结果半小时的功课,要1个多小时才能完成。。后来我就拿了个本子,每天弹琴时候,让她自己写上日期和开始时间,结束时在写结束时间,弹几遍。。起到一定效果。。但弹琴时候,我叫她慢弹,注意手型,却像对牛弹琴一样。孩子根本不听。。还是我行我素。。真不知道怎么解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8 11: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汗颜
还是根据家长自己的时间、专业素养、
来决定怎么检查.....总体来说是配合老师的要求
做不到每天检查   但是会隔一天全程听他拉琴,
在给与鼓励、打击、还有怒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8 12: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我一直困扰的事情。刚开始学,我是一直陪练的,结果孩子养成了依赖思想。弹错了,是妈妈没有发现问题。哎。让她自己练习,音符、节拍错的一蹋糊涂。一直在想是小鱼的能力有问题,还是没有用心学。必尽孩子还小,可群里和她一样大的孩子有不少就是独立学习的。我也是左右为难,还没有想好方法解决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8 15: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笑笑8级 于 2011-4-29 08:28 编辑

我家的要求:
一、上琴后的时间都必须有效,不允许随意下琴磨蹭;
二、按老师的要求,规定好分手和慢练的有效遍数(这个,初期需要家长在可控范围内尽量确认),然后再参考有效练琴时间及其他要求;
三、如不按要求,弹得再多再久,也不认可;
四、采用过一段时间检查单制度(已传至2群共享),配合一定的激励机制;
五、个别时候确实累了或者不想弹,可以少弹,不足部分,必须定好时间后补。
总体效果尚可,也有阶段性反复的时候。

评分

参与人数 1 +10 收起 理由
森林 + 10 谢谢笑妈,那个表我也来模仿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9 08: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检验的指标就是练琴的流畅度与熟练度是否有提升,是否有错误,指法是否正确,指型是否按老师要求的摆放。只要有进度,就表示今天认真练习了;否则就要针对不熟练的小节反复多练。

评分

参与人数 1 +5 收起 理由
雅雅爸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5 13: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梅 于 2011-6-16 19:18 编辑

现在澄澄弹任何新曲子都要左右手先分手慢练再合,虽然很耽误时间,但我觉得对于孩子的手形固定还是有好处的。学琴到现在,一直都感觉只要手指没问题,其他的都会水到渠成了。拜厄的每首练习曲,澄澄慢练都不会超过10遍,简单点的就练个五六遍,回课的时候如果没有手指的问题,都是能过关的。孩子自制力差,好动,需要家长督促。

点评

澄澄好棒!小鱼现在在学<<孩子们的拜厄>>下册,明显不如上册学的轻松,一曲首子我们都是两周过,第一周单手练习,第二周双手配合.  发表于 2011-6-16 12:36

评分

参与人数 1 +5 收起 理由
雅雅爸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5 13: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小鱼 发表于 2011-4-28 12:23
也是我一直困扰的事情。刚开始学,我是一直陪练的,结果孩子养成了依赖思想。弹错了,是妈妈没有发现问题。 ...

不着急,在陪练过程中,一定要逐渐培养宝宝自学的能力。澄澄在练习的时候,我就只帮他把握两点,弹奏要慢速并注意节奏,其次就是手形。

点评

谢谢!我现在也是帮小鱼把握这两点.除非特别明显的错音,能发现,更多的时候我根本没有发现不到.到老师那回课的时候才知道.  发表于 2011-6-16 12:38

评分

参与人数 1 +5 收起 理由
雅雅爸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免责声明》|小黑屋|联系我们|琴童网,爱琴童 ( 皖ICP备12004466号 )

GMT+8, 2025-8-19 13: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