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童网,爱琴童 - 让琴童少走弯路!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78|回复: 7

31 陶柏阳《猫和老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8 14:5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1 陶柏阳 女 2003-03-19 琴童编号:312
表演曲目:《猫和老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3 12:29:2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小孩子弹猫和老鼠,我忍不住说两句。

我真搞不懂音协的这些人  非要把美国人科普兰的这首乐曲给它强加一个“猫和老鼠”的名字 无非是忽悠考级者,原曲的名字其实只能翻译成“开玩笑” 。 音协的编委太不负责任,非要把此曲和动画片《猫和老鼠》连在一起。如此现代的和声,除了节奏上得古怪让你可以联想到一些猫追老鼠的画面,其他大多时间段,我估计没多少人能听明白。更搞笑的事,周铭孙先生在视频里还说”看过猫和老鼠的人都应该很熟悉“,我把猫和老鼠全集看了遍,我怎么就没听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0 15: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小孩子弹猫和老鼠,我忍不住说两句。
我真搞不懂音协的这些人  非要把美国人科普兰的这首乐曲给它强加一个“猫和老鼠”的名字 无非是忽悠考级者,原曲的名字其实只能翻译成“开玩笑” 。 音协的编委太不负责任,非要把此曲和动画片《猫和老鼠》连在一起。如此现代的和声,除了节奏上得古怪让你可以联想到一些猫追老鼠的画面,其他大多时间段,我估计没多少人能听明白。更搞笑的事,周铭孙先生在视频里还说”看过猫和老鼠的人都应该很熟悉“,我把猫和老鼠全集看了遍,我怎么就没听到?”
                         -----------引自2楼  “鸠玖 ” 老师的回帖

呵呵,不知道这位  “ 鸠玖 ”  老师是从什么渠道知道这首现代派的标题音乐钢琴独奏曲的曲名是由 “音协的太不负责任编委” 们给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0 15: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1、  关于科普兰《猫和老鼠》的标题音乐

《猫和老鼠》是一首幽默谐谑曲。谐谑曲:名字来源于法文“Badinerie”一词,原意为“开玩笑”。从十八世纪起,谐谑曲成为一种十分流行的体裁,而且经常作为古典组曲的一个乐章。很多古典乐派的作曲家还把这种体裁应用到了交响乐中,一般作为第三乐章的主题出现。而《猫和老鼠》这首钢琴曲作为二十世纪的音乐,在曲调上会与古典音乐有很大的不同。笔者现在所研究的科普兰的《猫和老鼠》是属于多调性的作品,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是很难理解的曲风,所以作曲家给了我们一个标题,也是这个作品的意义之所在,给了我们一个故事情节,一个发挥想像的空间,让我们往作曲家创作的路线上去想像,以免造成对音乐的错误理解。

2、关于标题音乐与音乐形象的联想
    音乐联想在曲目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科普兰自己都曾经说过联想对音乐产生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因此,单从题目上看,题目《猫和老鼠》(Cat and Mouse)在英语中是个成语,带有“欲擒顾纵”的意思。猫通常喜欢玩“捉老鼠”的游戏,抓住老鼠并不吃掉,而把老鼠放了,再抓,最后才吃掉。所以结合乐曲,可以划分并可以想像出,1~4小节犹如在夜半的空屋里,猫伸着懒腰并小试捕捉猎物的前扑翻滚动作。第5~8小节的等分形模式,表现老鼠机警地四处张望并在空屋中流窜的形象。第9~13小节几个带装饰音的和弦刻画了摇着大尾巴的狡猾的猫迈者大步慢悠悠在屋中巡视的景象。第14小节处用了一连串和弦向上跳进后下滑键的技巧,描写了猫扑向老鼠的音乐形象。第15小节以后是老鼠的逃窜和猫强有力的追击。而在第20~21小节之间的延长(long)似乎预示了下面有更独特的情景:第21~28小节在原地重复的四十六音型(即托卡塔音型)好像是在老鼠转圈逗引猫的追逐。在第28与第29小节之间的小节线上的短延长(shor)后,老鼠胜利的逃遁。在第33~30小节很慢处,右手和左手先后出现的长音以及灵巧的级进音型之后,出现了多个明显力度变化的长音和弦,似教堂钟声的回荡,而猫和老鼠也似乎隐匿在对方看不见的地方。第40小节开始的这一段,好像是描写猫和老鼠在相距很远的地方各自飘然起舞,夸耀自己之长,幻想美事。直到50小节的渐慢和小节线上的延长,想是它们陶醉的几乎昏昏欲睡。从第51小节开始,用稍有变化的第一段中的材料并使其发展到更强的音量(ff,fff,sf)使用不谐和的和弦大跳进行后,突然,一切都停止,只留下一个低音D。第68~72小节是全曲的高潮,猫和老鼠的斗争追逃进入白热化状态,好像都昏了头似地在屋顶窜、跳、冲、闯,在第72小节一个最强的短促的大和弦及D音的延续,好像老鼠失足摔下,奄奄一息。第72~80小节在低音D的衬托下,左、右手各自的和弦与双音不谐和地、轻声地各自的和弦与双音不谐和地、轻声地同时向下行,老鼠因恐慌而丧了魂似的身体悲惨地前行,但是猫已经决定不玩了,所以在第80小节线处的长延长(long)后,D 音停止,用极轻的离调的带有附点节奏的音型描写猫一口将老鼠吃掉了,然后向远方走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 13: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MM 于 2012-3-4 17:01 编辑

音乐想象空间很大,这首曲子用这个题目诠释可能学生们更容易理解一些。

正因为2楼老师说其他大多时间段,我估计没多少人能听明白。抛去题目,音乐感觉弱一些的人确实很难听懂,所以周老师才提出一个让大众更容易想象的空间,个人感觉不太像不负责任。

就像孩子们平时的弹奏,有的孩子能绘声绘色的描述,有的孩子就要弱一些,想象空间在于个人。

就像萨顶顶的歌,起初有人听不懂,不好听,而有人就觉得像来自天堂的声音,终归大众还是接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8 08: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8岁的小姑娘,弹得非常好{: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8 09: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9 20: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柏阳姐姐,厉害呀!加油噢!{: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免责声明》|小黑屋|联系我们|琴童网,爱琴童 ( 皖ICP备12004466号 )

GMT+8, 2025-5-13 02: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