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童网,爱琴童 - 让琴童少走弯路!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93|回复: 9

(转)鲁迅的《风筝》是难懂还是难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5 23: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鲁迅的《风筝》是难懂还是难堪?



       今年新使用的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鲁迅的《风筝》被无情地拿掉。于是,热议起来。赞成的,听起来也不大像样,什么叫“孩子不宜太深刻呢?”深刻不好吗?深刻要有个边界限制吗?反对的,好像也很尖锐,但在昨天人教社负责人的回应中,被说成是“不负责任”“误导网民”。
       《风筝》该不该删?这要看《风筝》本身。
        鲁迅先生的散文《风筝》,写于一九二五年,时年鲁迅先生44岁。生活的经历和思想的深广,使鲁迅先生对过往的事情有了深沉的思索和深刻的反省。想起儿时因不许放风筝而扼杀了弟弟的玩的天性而倍感悲哀。善于解剖自己的鲁迅先生,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反思,抨击了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引发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孩子的天性,如何让孩子在自由的天地中自由地生活和生长。

       这应是这篇作品的精髓所在。鲁迅说的仍是救救孩子的主题。
       那么,问题来了。
       我们现在的应试教育下的孩子,天性保护得如何?他们是否真的“在自由的天地中自由地生活和生长“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家长,面对《风筝》能否进行一番自我反省?通俗一点问,我们的“小儿郎”如今可还有风筝放?我们是否有过一次又一次踏坏孩子风筝的恶行?在“三更起五更睡”夜以继日头悬梁椎刺骨的苦役一般的苦渡题海的日子里,请问《风筝》一文不正是我们应该全力放飞的风筝吗?不但不放飞,反而让它断了线,这是为什么?是没有勇气再讲下去了吗?是真的多少有些尴尬了吗?
       和孩子的未来比较起来,什么都不重要,因为理论上讲孩子的未来是祖国的未来。面子不重要,难堪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光明的未来。教育要培养朝气篷勃的青春,而不是像鲁迅在另一篇文章里所说的暮气沉沉的“小老头子”我每当看到那些日夜运算的孩子,我都忍不住要放眼天空,看看有没有一二只风筝。我心疼那些孩子,因为我看到放风筝的都是锻炼身体的老人。
再则,有人说删除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这篇文章艰涩不好读。这就又是胡说了,《风筝》说到底是一篇散文,而不是政论。它思想是深刻的情感是沉重的,但行文平实,有人物形象,有大量的画面和故事情节,还带有童趣,是深入浅出的手法。

       郑州七中初中部语文组组长、郑州市教研室中心组成员张玉明的说法很矛盾,他先是说“这篇文章需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里去理解,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确实不太好掌握。”接着又说新教材有了单独的写作板块,每个单元明晰了写作的主题。“文言文的分量也加重了。”整个初中阶段必考增加了11篇古诗词,“这传达了注重古文化的信息。”难道《风筝》比文言文、比古诗词还难懂?
     《风筝》没有过时,它正当其时,它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现将《风筝》原文附在后面,看看它到底是让孩子们难懂还是让我们难堪?
72291946gx6Cp80CKF2b8&690.jpg

评分

参与人数 3 +20 收起 理由
炀炀妈妈 + 5 神马都是浮云
梦媛 + 10 赞一个!
蓝色雨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3: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比妈妈 于 2013-9-5 23:17 编辑

续篇:
风      筝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的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哪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它,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竟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坠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坠下去而至于断绝,它只是很重很重地坠着,坠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糊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象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记不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四日
123.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 +10 收起 理由
梦媛 + 10 热心分享,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6 05: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到了一九二五年的冬天!

评分

参与人数 2 +7 +1 收起 理由
炀炀妈妈 + 2 积极围观,加分!
天比妈妈 + 5 + 1 积极围观,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6 12:2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鲁迅的文章都是偏深刻,即是那个时代的特点,也是他的文笔文风!可能时代不同了,迎合不了现在的教育审美趣味,我个人是这么看的!也经常会有大学生年龄左右的孩子并不喜欢读过去的名著作品,现在已经是网络文学肆意泛滥的年代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 +7 +1 收起 理由
炀炀妈妈 + 2 积极围观,加分!
天比妈妈 + 5 + 1 积极围观,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8 09: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贝贝 发表于 2013-9-6 12:24
其实鲁迅的文章都是偏深刻,即是那个时代的特点,也是他的文笔文风!可能时代不同了,迎合不了现在的教育审 ...

专家点评啊!
俺有点不明白的说……{:soso_e1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8 19: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比妈妈 发表于 2013-9-8 09:32
专家点评啊!
俺有点不明白的说……

呵呵,我是喜欢读鲁迅的书,他的文字在战争年代被誉为“枪,炮,箭”!犀利有力量,在旧中国的战乱年代,是影响全社会。但值得一提是鲁迅先生本人却并非那么的愤恨尖锐,他是个很会享受生活的人,在那个年代应该是时髦的,比如看电影,坐车,等等。呵呵,说明他是个真实的人!

点评

继续被科普中…… 求继续科普…… 嘿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9 20:09

评分

参与人数 1 +5 +1 收起 理由
天比妈妈 + 5 + 1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2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贝贝 发表于 2013-9-8 19:02
呵呵,我是喜欢读鲁迅的书,他的文字在战争年代被誉为“枪,炮,箭”!犀利有力量,在旧中国的战乱年代, ...

继续被科普中……
求继续科普……
嘿嘿……{:soso_e191:}

点评

嘿嘿,文人的两面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10 17: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0 17: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比妈妈 发表于 2013-9-9 20:09
继续被科普中……
求继续科普……
嘿嘿……

嘿嘿,文人的两面性!

评分

参与人数 1 +5 +1 收起 理由
天比妈妈 + 5 + 1 积极围观,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5 20: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宝娘和老贝一对才女啊!{:soso_e179:}

评分

参与人数 2 +7 +1 收起 理由
炀炀妈妈 + 2 积极围观,加分!
天比妈妈 + 5 + 1 积极围观,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免责声明》|小黑屋|联系我们|琴童网,爱琴童 ( 皖ICP备12004466号 )

GMT+8, 2025-5-12 01: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