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童网,爱琴童 - 让琴童少走弯路!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94|回复: 4

先有快乐的妈妈,才有快乐的孩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9 16: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本篇讲述了一位妈妈的育儿经验:先有快乐的妈妈,才有快乐的孩子。在北京,她曾是大家心中的楷模妈妈,但是到了温哥华,却变成笑话。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是一位妈妈从北京到温哥华的心路历程。在北京,她是朋友圈里的好妈妈楷模,为养育孩子广泛学习,非常专注教育;但移居温哥华后,却“不被待见”了,还被批评为“简单粗暴”。一次社区的讲座改变了她,这次讲座并没有给她带来更多的育儿知识,但却改变、柔化了她的心态。在三八妇女节,我们特意与你分享此文。我曾被周围的人赞赏、调侃为“超级妈妈”、“当代牛妈”。作为70后,我晚育。生孩子前,左思右想,反复衡量,觉得自己可以养活孩子了,才开始准备。我也算好学。家里有一整书柜的书都是关于养育孩子的。我活跃在著名育儿论坛上,回帖发帖孜孜不倦。除此之外,我还是早教产业的拥趸和铁杆顾客。女儿贝贝从6个月就开始上各种早教班了。我还工作育儿两不误。上班风风火火,下班、周末、节假日都是孩子的,各种活动、出行、早教熏陶一个都不落下。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如此积极主动地要求自己尽量完美,我想做一个100%完美的妈妈。如果不完美呢?我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而这么做的代价是我长期睡眠不足,体力透支。2011年夏,女儿3岁半,我也加入了“为了孩子的移民大军”,在经过近3年的准备和等待,我们举家移民到加拿大的温哥华。作为朋友圈的楷模妈妈,我在加拿大被笑话了刚到温哥华时,是气候最好的夏天,我每天都要带着女儿去户外游玩场所。就像在国内那样,因为担心女儿的安全,我亦步亦趋地站在滑梯下,一旁的华人妈妈实在看不过去了,很善意地提醒我:“你不用这样跟着孩子,他们知道怎么保护自己,摔一下也不要紧。”(加拿大的户外游玩场所都铺有软木屑或者小石子,孩子即使摔倒也不会有重伤)因为女儿性格羞怯,又是初来乍到,我一有机会就“循循善诱”地鼓励女儿去交新朋友,有热心妈妈又提醒我:“贝贝妈妈,孩子的事情就交给孩子,你别太操心了。怪不得你女儿那么黏你。”兴许是北美崇尚简单的文化,也或许是我实在太突出,总有热心的妈妈看不过去,在旁边提醒我,一开始感觉很温暖。我带女儿去社区活动中心时,很少去和其他妈妈扎堆聊天,总是跟在旁边,建议女儿玩这个,玩那个。当女儿不需要我时,我就坐在她身边。多去了几次之后,有几个妈妈招呼我坐下聊天,喝杯咖啡,让孩子们自己玩儿去。一次,一个心直口快的妈妈对我说:“你太紧张女儿了,这样带孩子累死人,还对孩子不好。你不能这样的。你将来会让孩子都不能独立玩的。”真的是太不习惯了。以前,在亲友圈子里,我也算是现代妈妈的楷模了。大多数时候,都是其他人纷纷向我请教,而我则是侃侃而谈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在温哥华,尽管给我的都是好意提醒,都有道理,但频频被批评、笑话,心理上的确有些接受不了,那段时间经常被强烈的挫折感笼罩着。因为女儿手工差,我的脾气越来越坏初来乍到,加上环境的巨大改变,抛家舍业的巨大损失,还有那么一点儿文化冲突和不习惯,我的脾气也变得非常暴躁。其实不是出国后才这样的,当女儿进入3岁,我初为人母的喜悦和激动过去了,在我眼里,女儿的毛病越来越多,令我焦躁、烦躁、暴躁。我全身心地照顾她、培养她,她不应该像现在这样胆小、懦弱、退缩、任性、黏人,我越来越不淡定了。就拿女儿的手工来说,女儿的手工很差劲。而加拿大的幼儿园,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手工展开。我一直认为,每个人都有弱点,既然是弱点就要扶植、帮助。可我越是着急,女儿越是做不好。在一次手工活动时,我在旁边这样教那样教,她依然不会。我强忍怒火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女儿吓得越发手足无措了。有个妈妈看不过去了,她直言不讳地批评我简单粗暴,不懂得等待孩子自然的发展。我从一个在国内被人称赞,经常给别人育儿建议的妈妈,变成了被指责为一个粗暴而且愚蠢的妈妈。而这一次,我开始反思:或许是我在什么地方有问题。在社区育儿讲座中,我没学到知识,但我学到了:Nobody Perfect恰巧有一天,一个朋友告诉我,社区活动中心将开一个关于养育孩子的系列讲座,一听这消息,我转身就去报了名。
坦白说,前几次的讲座让我有些失望,话题都是育儿书上的老生常谈,而妈妈们提的问题实在太小儿科了,我想了解的是如何更好地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不是来被科普的。好在讲座的环境、氛围让人放松,平时孩子玩的房间,稍微整理一下,舒适的沙发,点心、水果、沙拉、咖啡和茶等随意取用。孩子们则在另一个房间有专门的老师带。当我参与到这些妈妈们的畅所欲言时,我的问题却被其他妈妈轻松一挥手,“这有什么啊”“这正常的啊”“你想多啦”“孩子都是这样的啦”。我开始一点点地意识到,我是不是真的太紧张了。是不是我内心的焦虑和高要求,导致我看到的都是女儿的缺点,我是不是的确在苛求自己的孩子?回到家后,当女儿依然笨拙地用剪刀时,我尝试假装没看到,鼓励她继续尝试。女儿看到妈妈没有发火,开心地继续剪啊剪。外出时,女儿见到人就黏着我,我想到最近刚刚学习过要顺应孩子的个性和不同发展阶段,也就没有逼着她离开我去学习独立,而是任她黏。以往,女儿一直被我要求这样做那样做,那段时间,我强迫自己没有任何要求,忽视她个性上的问题,也不逼着她大胆,看到她这个不会那个不好也都当没看到。女儿慢慢变得活泼了点,勇敢了一些。她放松了,也越来越开心。甚至在某一天睡觉前搂着我的脖子说:“妈妈,我爱你。我最近是不是表现特别好?妈妈都没有发脾气了。妈妈,我还会继续努力的。我不想让妈妈生气。”听了这些话,想到平时我苛求她时的种种暴躁,等她睡着,我回想起女儿的甜蜜,眼泪忍不住扑簌扑簌往下掉。当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育儿旅程时,已经到了讲座的最后一次课。这次讲座的题目是:“Nobody Perfect”。主讲老师Clare在黑板上大大地写下这个标题。在这一课的最后,Clare说:“妈妈和孩子一样,需要关心和体贴,也需要被自己原谅做不到完美。没有一个妈妈是完美的,就像没有人是完美的一样。尤其是第一个孩子的妈妈,没有人可以做到完美,你只能做到尽心尽力。这已经足够了。”当每人要讲一句话来为讲座小结时,我先平复了一下内心的激动和感慨,说:“特别感谢这个机会来和妈妈们、专业老师交流。我最大的收获是内心的感触。以前,我喜欢反省,喜欢找自己的问题,向别人学习,就怕耽误了孩子的教育;我也时刻在高标准严要求地对待孩子和孩子爸爸,我们家的气氛总是严肃紧张不活泼。现在,我意识到自己进入了误区。我应该夸奖自己做得不错;我应该忽视孩子的不足,狠狠夸她的优点;我还应该慢下来,等待孩子慢慢地成长,接纳她暂时落后的方面。谢谢Clare,谢谢大家给我这个收获。”最后,Clare以自己三个孩子的经验和专业育儿师的心得说:“当妈妈的首先要觉得自己很重要,善待自己,爱护自己。妈妈放松下来了,孩子也自然会受益。”——这段话也是这期讲座里最令我受益的一段。曾经的我心态功利而且市侩,在希望孩子优秀、卓越的的背后,我把孩子的快乐和幸福都抛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在我要求自己做一个完美妈妈的背后,是我要求女儿成为一个完美的孩子,这对孩子太不公平了。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但是我的潜意识里却希望孩子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色,实现自己的心愿,我还美其名曰为“全面发展”。我不是完美的妈妈,以后也永远不追求做一个100分的妈妈,70分就足够了。我更没有理由要求孩子完美,她的快乐和自信比完美重要一百倍。快乐妈妈的tips:做妈妈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妈妈要学会让自己放松,每周和家人协调,给自己放假一天。别要求自己事事完美。把对生活琐事的要求降低,多陪孩子,多给孩子精神上的关注,而不只是生活上的照料。当自己情绪不好时,就请家人或者朋友照顾孩子,暂时离开孩子,让自己调整好情绪再回来。妈妈有权利犯错。如果发了脾气,或者疏忽了孩子,给孩子道歉,原谅自己。没有人是完美的,辛苦而繁忙的妈妈更加做不到完美。让自己和孩子70分就好。先有快乐的妈妈,才能有快乐的孩子。

评分

参与人数 3 +15 +1 收起 理由
炀炀妈妈 + 5 热心分享,加分!
天比妈妈 + 5 + 1 热心分享,加分!
jane + 5 热心分享,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9 17: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人是完美的,辛苦而繁忙的妈妈更加做不到完美。让自己和孩子70分就好。
做快乐的妈妈,养快乐的孩子。

评分

参与人数 3 +12 +1 收起 理由
炀炀妈妈 + 2 积极围观,加分!
合肥贝贝 + 5 热心分享,加分!
天比妈妈 + 5 + 1 积极围观,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9 20: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快乐了,娃也快乐了!一举两得!多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 +2 收起 理由
炀炀妈妈 + 2 积极围观,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9 21: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对的,70分就不错啦!! 对于孩子就应该鼓励当先,肯定在前,适当引导,至于效果期待值放低就好多了。其实孩子慢一点也不是坏事,中国人要面子,在意表面的东西!喜欢成龙成凤。从小看大。都喜欢聪明灵光闪光的孩子!!殊不知七分聪明三分傻,太好不过了!都说王石像工人,潘石屹像农民,莫言看着笨拙,力气大,前二者生意都大啊,后者早已名扬海外。苏轼早有名言:吾愿吾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评分

参与人数 1 +2 收起 理由
炀炀妈妈 + 2 积极围观,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30 08: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妈妈的首先要觉得自己很重要,善待自己,爱护自己。妈妈放松下来了,孩子也自然会受益.对生活琐事的要求降低,多陪孩子,多给孩子精神上的关注,而不只是生活上的照料。没有人是完美的,辛苦而繁忙的妈妈更加做不到完美。让自己和孩子70分就好。先有快乐的妈妈,才能有快乐的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免责声明》|小黑屋|联系我们|琴童网,爱琴童 ( 皖ICP备12004466号 )

GMT+8, 2025-7-18 00: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