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杰出的钢琴家费鲁乔·布索尼(1866—1924)在他的《钢琴家的工作法则》中写了十二条法则,其中两条特别有用:其一,“不要企图马上战胜一首以前没有学好,而后来在演奏中又不成功的曲子,这样做,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徒劳的”。其二,“如果一个地方你没有弹好,不要接着往下弹,一定要重复地把它练好。如果你现在做不到,那么以后也要将它做到。”这两条很有意思,第一个是说“不要企图马上战胜”那应该是说弹不好就先放一放,第二个是说弹不好就不要放,弹好为止。这真是富有辩证意义。
我们在练琴过程中,有些曲子往往是练过无数,就是过不了,如果你使用“一个地方你没有弹好,不要接着往下弹,一定要重复地把它练好。”这条法则的话,就可能会越弹越糟。明智者这时就应该选择“不要企图马上战胜”的法则,先放一放。
“放一放”往往会收到奇效。记得金庸在一本武侠小说里写两位高手讨论学武经验,一个说:这功夫有十层,练到第七层就总觉得有阻碍。另一个说:那你就先练第八层试试,你练了第八层,再回头练第七层,也许就好了。这位高手照这个方法获得了成功。虽是小说中的故事,但也应该是“不要企图马上战胜”、“放一放”而成功的一个事例了。
历史学家马南邨在他的杂文《不求甚解》中谈到读书方法时说:“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又引宋代理学家陆象山所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是说,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遇到不懂的,先放过,往后面看看,再回头,那个地方也许就懂了。
不要企图马上战胜”和“未晓处且放过”,从字面上看都有“暂时”的意思,其实都是为了后来的不放,因为布索尼又说“如果你现在做不到,那么以后也要将它做到”。
学琴时,遇到难点过不去,你如果非要克服困难,不达目的不罢休,钻牛角,就会因小失大。如果你放一放,换一换,前后贯通,回头再练,难点可能就会迎刃而解。
以下为《钢琴家的工作法则》的十二法则
1.用最难的指法学习一个经过句,掌握了它以后,再用最容易的指法去演奏。
2.如果某一个经过句的技术结构使你感觉特别困难时,你的工作就应放在回想其他乐曲中类似结构的经过句上,这样你就会找到这种类型技术的系统。
3.永远要把技术的练习与研究演奏的工作联系在一起。困难常常不是在音符上,而是在乐谱中写出的力度层次上。
4.当你被热情迷醉时,永远不要过分使用自己的精力,否则演奏就会出现污点,并使你永远不能将他们洗干净。
5.不要企图马上战胜一首以前没有学好,而后来在演奏中又不成功的曲子,这样做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徒劳的。然而过一些时候,当你完全改变了演奏的方法,就可以像对待一首完全不熟悉的作品一样对这首就乐曲重新下功夫。
6.当你学习每一首作品时,都要将它当作最难的作品。你试图以一个能工巧匠的眼光来看几首为青、少年写的练习曲,就会发现弹好车尔尼、克拉默或克莱门蒂的练习曲有多难。
7.巴哈是钢琴艺术的基础,李斯特是顶峰。这两人为你打开了通向贝多芬的道路。
8.从一开始你就要树立一种想法,在钢琴上可以做出一切--甚至于在妳思想上认为是不可能或乃至真是做不到的事情。
9.你要把你的技术器官培养成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准备和武装好了的,那么在你研究和学习新乐曲时,才有可能把自己的力量全部放在精神内容中,不使技术问题拖你后腿。
10.永远不要马虎、潦草地演奏,哪怕没有人听你弹或者是你认为不重要的演出。
11.如果某一个地方你没有弹好,不要接着往下弹,一定要重复地把它练好。如果你现在做不到,那么以后也要将他做到。
12.如果有可能,你一天也不能不碰钢琴。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