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童网,爱琴童 - 让琴童少走弯路!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55|回复: 0

郑锦龙的练琴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27 13: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你开始练习一首曲子时,要慢练!甚麽是慢练。要多慢?慢练就是用慢动作去练。练习大脑的反应。大脑的提前亮。每一个音,每一弓,每一个换把,每一次换弦。
       左手:在大脑里清楚的反应手指间的距离。半音、全音、音准、换弦时的手型,及手指的下落动作。

  右手:弓子的分配,换弓,弓速,弓的接触点,(音色,音质)弓子与琴弦的角度(音乐的气氛)(90度、75度、45度........)换弦(右手指,手臂的配合)连弓(Legato,Legatissimo Bowing),及弓子的力度(压力)。压力+弓速+接处点(弓与琴马的距离)=声音(音色,音质)。发音好坏就在于以上三点的配合与转换。

  两只手要分开练,练好一只再练另一只。慢慢加速。练习配合。一直到大脑可以照顾到上面说的全部事项,型成立体图案。(万事唯心造)英文叫Mental Picture。先是图案,再练到有影像更好。

  训练大脑从平面思维到立体思维。(普通人的思维法与天才的思维法不同就在这里。直观与宏观)

  首先说,音乐的整体到细节。我是用这样的方法在头脑中建立起这样一套练习方法。在开始实质性地练习一首曲子之前,先集中精神,想像你的额头前方有一个屏幕,从屏幕上看过去,你能看到自己正在台上演奏你将要练习的这首曲子的背影。如果,一开始, 不能马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先想像一位自己喜欢的大师正在台上演奏这首曲子,而你是他的指导老师,仔细观察他所出的每一音, 每一个手法。 不对的地方, 马上在头脑里做调整。但是, 很关键的一点, 每次只练一种细节, 比如:乐句, 弓法, 音准等。(请参考我之前写的关于细节方面的一些文章, 在这里不详细解释了) 头脑就像一个电脑,反复在头脑中琢磨直到定一个自己完全满意的细节, 然后就休息。 让你的潜意识有充足的时间把你最后定的细节印入头脑深处。记得不要一次练好几个细节, 因为那样只会干扰头脑的记忆。 适得其反。 另外, 这样的头脑练习随时随地都能做, 坐车时,走路时等等。不要忘了冥想自己在台上的背影,让自己的头脑在演奏气氛中练琴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再说,细节再到整体的过程。就像一位导演在拍电影的时候,要一个一个镜头拍,然后再剪辑成一个电影整体一样的道理。音乐的整体是需要时间和空间来传递。演奏家只能将细节通过时间和空间传递给观众,观众的头脑在接收到这些细节后, 将之重新组合成整体。 音乐与绘画不同处在于, 它无法在第一时间就传递给观众一个整体的形象。这是视觉与听觉的区别。 因此。 练琴质量好坏, 并不完全取决练琴时间的长短和加诸在身体上的强度。 而是, 在于顺应宇宙自然界运行规则, “头悬梁、 锥刺骨”或藤条式练琴方法, 只能达到技巧型的练琴效果, 没有理解音乐。 如果只注重技巧的练习, 到达一定的程度后就会停止进步, 因为受年龄, 体能和练琴时间长短的限制, 一天只有24小时, 不可能更长了。这样,很快的技巧也会慢慢退步。

  所以,采用这种心灵的练习方法的另一个关键, 就是要在细节完成之后, 用自己的心把整个音乐演奏出来,让自己感动。这样,才能让观众感同身受。 保持在这种感动的状态中, 拿起琴开始练, 你很快会发现, 其实你要做的只是调整一下音准,发声和其他一些在练琴过程中发现的可提高的细节部分。 你的心会自然的主导整个音乐的走向,你甚至可能会感觉不到头脑指挥手的动作,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的心中流淌出来。

  这个心就像是管道,这个自然主导音乐走向的力量就是0的力量。0的力量正通过心的管道,将神圣的音乐传递到每一个心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免责声明》|小黑屋|联系我们|琴童网,爱琴童 ( 皖ICP备12004466号 )

GMT+8, 2025-7-12 04: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