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童网,爱琴童 - 让琴童少走弯路!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80|回复: 13

八.家长、学生、老师之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3 06: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1.孩子学钢琴,家长应当起什么作用?

大多数学钢琴的孩子,不仅要由家长陪同上琴课,回家练琴也多有家长监督。钢琴老师固然是教学的主导因素,但家长却是天天与孩子在一起的。于是,家长在业余钢琴学习中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的确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第三种情况,是不利于学习的:

第一种,家长代替太多。理应学生自己努力去做的事,却由家长代劳了。比如认谱,这是完全可以,而且也是应当由学生自己去熟悉的事。但却有这样的学生,学了几年钢琴了,你指着一个五线谱上的音符问他:这个音是什么名字?多长的时值(几拍)?是哪个键盘?这时,孩子不是回答提问,而是回头看妈妈(陪孩子学琴的多数是妈妈),意思是应当由妈妈回答。这说明平日练琴时,这些事都是由家长告诉他的,不必自己费心。结果好几年天天面对的音符,却还不熟悉,甚至并不真正认识。

第二种,因急于求成而对孩子施压过分。事事强制按家长的意志力,甚至使用“暴力”。这种家长很可能受到了贝多芬小时假摸打的故事的影响,时间久了,很容易导致学生学琴的逆反心理。

第三种,与前两种正相反,取完全不过问的态度。对于少数理解力、自觉性都好的孩子,这样的态度并不错。问题是更多的(特别是幼小的)孩子,不太可能完全理解老师的全部要求。这时,家长的协助、提醒是有益的,但家长却放弃了这一点。

从三种不理想的情形中,我们就可以推导出家长应取的正确态度。

第一,不要代替学生的学习。还以认谱为例,让孩子自己去认,不要替他说出音名、找到键盘。如果一首短曲有错,可以告诉他有错音,但不告诉错在哪,让学生自己查找。实在找不到,可以逐渐缩小范围,告诉他,那一段内有错,或这一句内有错,或这小节内有错,直到告诉他某个音错了,但正确的音是什么,就一定要由学生自己解决。

第二,不要急求成。不要觉得自己明白了的孩子也必须立刻明白。静心想来,弹钢琴并不简单:又是技术,又是艺术,又是双手,又是双脚……要求孩子协调好这一切,够复杂的了。有缺点,是正常的。一个缺点克服了,另一个又出来了;新的缺点克服了,旧的缺点又回来了。应当说,这都不足怪。只要是在认真克服缺点,那怕步子慢一点,但终究会积少成多,取得可观的进步的。

至于小贝多芬挨打的事,无非是说贝多芬的父亲粗暴无理、缺乏教养。既不是说小贝多芬天天挨打,更不是说音乐家都是打出来的。

忠告家长,钢琴是高度文明的艺术。不能靠“武力”解决。强制,是要损害艺术才能的。有时,也许能训练好的手指运动员,却很难培养出艺术家来。

当然,家长最好也不要“袖手旁观”,而是应当起一个类似钢琴老师的“助教”的作用,在大多是一周一次的课堂上,认真领会老师的要求和意图,在下次课之前这段时间内,用适当的方式,贯彻、落实老师的教学要求,解释孩子没有理解透彻的教学意图,提示孩子下了课就忘记了的东西,记住孩子不能完全记住的东西等等。

不过,孩子们往往不太听爸爸妈妈的,只认钢琴老师为“权威”。许多家长反映,老师的话才是“圣旨”。所以老师不妨当孩子的面明确“授予”家长以“助教”的“职称”,告诉学生,在家里家长是代表老师。



32.孩子上琴课、练琴,要不要家长一直陪同?

学龄前的幼小孩子学钢琴,不仅为了上课路上的安全,而且从教学角度看,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家长陪同也是有益的。因为太小的孩子,很难保证能准确、全面地理解老师的各种要求。家长陪同上课,就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家长越是理解老师的教学要求,就越是便于在家里对孩子进行辅导。

孩子练琴时,家长是否陪同的问题也是同样。当孩子还不能保证自己严格地按老师的指导练习时,家长的提醒、纠正也是有益的,

但是,当孩子渐渐长大,接受能力逐步增强了,就应当相应地逐渐减少家长在其中的作用,直到学钢琴完全成为孩子自己的事。

从指导思想上说,孩子越早越快地获得独立的学习能力越好,所以,假如有的孩子不愿别人从旁“指手划脚”,愿意自己独自练琴,只要这不是为了没人管偷懒不练,就应当给予鼓励。



33.小孩学钢琴兴趣不大怎么办?可不可以使用“压力”?

小孩子学钢琴,如果能每时每刻都自发地保持很强烈的兴趣和愿望,这是最理想的状态。理想的事情往往不是普通的情形。何况,钢琴练习过程中,的确包含有相当分量的带有机械性的、单纯技术性的内容。这种练习,即使成年人也需要一定的效力才能坚持下来。平心而论,我们对孩子们是不能过于苛求的。然而,完全抛开了这种练习,学钢琴差不多就是一句空话。这就产生了一旦缺乏练琴兴趣时,如何引导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以下几方面尝试:

(1)每天的练琴时间最好严格固定下来,而且轻易不要变动。这样,可以借助规律的作用,使孩子逐渐养成习惯:练琴,是每天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这虽然不等于兴趣,却可能“习惯成自然”,保持练琴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明确目标有时会带来兴趣。应当让学生明确练琴是为达到具体的而不是泛泛的、一两个而不是过多的要求。只要孩子达到了那一两个要求,就要鼓励、表扬。让孩子觉得学钢琴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或很费力而不讨好的。

(3)教学选材上,有两类材料:一类是必弹的,另一类是选弹的。必弹的,包括有某些引不起兴趣的内容。可以适当少而精,但不能取消。选弹的,则可以鼓励学生自己主动选择。老师弹几首给学生听,学生喜欢哪首就练哪首。

(4)可以让缺少兴趣的孩子观摩年龄接近的孩子的钢琴课,听到比自己好的,会激发起“争强好胜”的上进心来;听到比自己差的,会产生某种荣誉感和自信心,这也可能转化成练琴的兴趣。

(5)对懂事多些的孩子,也可以直接讲道理,进行思想教育。比如,孩子们大都爱着舞蹈,告诉孩子,演员们为了能在台上跳出美妙的舞姿,平时,一个简单、桔燥的踢腿动作,每天都要做上几百次,这和我们在琴键上训练正确的动作是一样的。培养毅力、耐力,树立通过艰苦努力争取美好目标的思想,这也是学习钢琴的意义之一。

(6)作为教育的手段,在实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有时,也不娘索性将钢琴课暂停一个短时期。经验告诉我们,暂停一段后,孩子们还会再度想起钢琴来。

当以上的尝试都不奏效时,就要考虑“压力”了。

压力,指某种强制性。

孩子毕竟是孩子,难免贪玩。完全靠自发性、随意性,听之任之,就等于否定了教育。

钢琴艺术所需要的技术技巧,那怕是音乐天分很高的人,也不会在绝对轻松偷快中学得,非经持久的日日磨练,难以掌握。

因此,在一定的前提下,适度的压力应当是允许的,例如纯属困懒惰、贪玩、任性而无理不练琴时,就应在讲清道理的同时,施之以适度的压力,也就是非练不可。所谓适度,是说不要搞体罚、责骂。毕竟,学钢琴是一种美育。不能用不美方式达到美育的目的。



34.孩子练琴不专心怎么办?

培养专心致志、严密认真的作风和品质,是钢琴教学的目的之一。如孩子有不专心的缺点,是必须在老师和孩子家长的共同督促下尽力改正的。

从老师方面说,对这类学生的授课应当有更为明确、具体的教学要求,更严格的课堂检查。所谓明确、具体,不仅是学生要达到的目标、要完成的练习任务的明确、具体,还要有练习方法的明确、具体。在具体方法中,都要结合注意力专注的内容。不仅讲怎么动作,还要讲怎么听、怎么想、怎么样运用注意力。也就是让学生的心思闲不着,始终要关注自己的弹奏。

平时不专心的学生,回课时难免弹得丢三落四。这时,就要严肃批评,严格要求,不合格准决不放过,使学生懂得即使专心了还不一定能弹好,不专心就更不会通得过。

但是,不管怎么说,在老师面前,学生总还是比较专心的。不专心,更多地还是出现在回家练琴当中。所以,帮助克服不专心缺点的重担,主要还是落到了学生家长肩上。

家长应从两方面协助。

一方面是纪律性。制定一个钢琴练习时间表,并严格执行,非意外原因决不打乱。在规定的练习时间里不允许做任何与此无关的事情。诸如吃东西、喝水、换衣服、上厕所之类都要事先做完。一旦开始练琴,就要雷打不动,“天塌下来也不管”,只管这一件事。至于边弹边看电视、边说话,更是要严加禁止。

另一方面是关于练琴本身。家长最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乐句、节奏、变化音、指法、奏法、力度、速度、双手的协调、段落的衔接与转折等等需要注意的问题上去。让学生感到绝无分散注意力的余地。

不专心,是个意志、毅力的问题,要从心里素质上去改变、培养,不能只靠弹有兴趣的乐曲来解决。既然学钢琴,不可避免地要弹些不那么有兴趣的东西。兴趣大小,不能成为专心与否的理由。从一开始学琴就要懂得这个道理。



35.家长怎样做才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在与学钢琴有关的一切事情中,凡属学生本身能力范围之内的,都要由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去做。至少下面这些事,家长不要代替:

打开琴盖,放好、翻开乐谱;摆好、调整好琴凳的位置和高低;读出新谱的音名,找到键盘位置;练习当中的翻谱;练习完了后收好乐谱,关好琴盖;擦掉钢琴的灰尘,保持键盘清洁;上琴课路上携带乐谱;等等。

这虽然是些“小事”,却有利于孩子养成“学钢琴是自己的事”的心理。也有利于培养独立性。

至于练习当中回想老师的要求,弹奏中出了差错,都要首行让学生自己回忆,自己解决。家长可以提示、启发、协助,切勿为“省事”而代替学生动脑。这样“省事”,实为费事。



37.怎样掌握对孩子的批评与表扬的关系?

正确、适当地批评与表扬,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

学生的学习情况千差万别,掌握批评与表扬的分寸也应当各式各样,没有一定之规,以下建议聊供参考:

当学生回课质量好,而且看得出是经过用心练习而达到的高质量,这时,应鼓励学生保持用心、用功的学习状态,但仍然要提出更高质量的要求。作为作业的一首作品可予通过,但不能让学生觉得(事实上也不可能)没有提高的余地。要使学生意识到艺术没有止境,必须不断地努力。

学生回课质量不够好,但听得出是努力练习过的。这时,就不要轻易批评质量不好。最好能在不高的质量中发现优点,予以肯定。之后再指出缺点,并帮助学生找到提高质量的具体办法。

回课质量不错,但并不用功,而是依赖个人音乐素质好。这种“质量不错”,肯定隐藏着“问题”,应当抓住问题不放,而且也不必表扬。

如果是不用功造成的质量差,则必须批评不用功的态度。从根本上说,钢琴是练会的,只靠教是教不会的,不用功什么也谈不到。

爱骄傲、好自满的学生,不要表扬,除非骄傲自满的缺点有了改进时。有一些这样的学生,只要表扬一次,下次弹得就很差。

胆子小、心理承受力差的孩子,多鼓励他或多或少的长处,少批评。有的孩子,在鼓励优点的过程中,缺点也会在不知不觉之中消失掉。

胆子大、心理承受力强的,也只在缺乏应有的学习态度时,就评他的态度。

当一个学生总也弹不对什么地方时,要分析他弄不好的原因,有时,并不是“态度”问题,那就不该批评,而是要帮他想办法。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学生的音乐才能也不一样。能力差,不应遭批评,相反,应得到帮助。能力强,却不努力,倒是不能原谅的。

批评要针对具体的缺点。并且,绝对不要伤害学生(哪怕是很小的孩子)的自尊心和人格。要使受到批评的学生不失去信心,并明确改正缺点的途径。

学生的劳动(无论成果多大)要得到肯定。比如回课时,除非发现根本没练,就一定要耐心听学生弹完,轻易不要打断。

总之。在学生心里,老师的话通常都是分量很重的,有时,一句表扬的话,能使学生心花怒放,一句批评的话,也能让学生心压巨石。所以,要慎重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3 09: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里提到的几点我家孩子身上或多或少的都存在,可是开起来也比较难,比如坐不住就是他的一个大毛病,还没弹几遍就起啦休息了,有的地方弹不好就发毛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 +3 收起 理由
蕊蕊妈 + 3 都一样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6 12: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深有体会。家长陪着孩子学习,孩子就是会容易有依赖性。有时老师问小鱼问题时,她不会就会很自然地看我。我觉得开始孩子小,理解能力不好,大人还是要多花时间陪着,等学习的时间长了,还是要慢慢来脱离出来,让她独立学习、练习。
35条说的好,开始时老师也是这样要求小鱼这样做。目前擦掉钢琴的灰尘,保持键盘清洁,还不行。等她大点让她做。

评分

参与人数 1 +3 收起 理由
蕊蕊妈 + 3 我家都是抢着做,我还不让她做。。看来要改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7 08: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达到最好的练琴效果,
不错,仔细学习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 +3 收起 理由
蕊蕊妈 + 3 对哦。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7 14: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乐乐也是坐不住哇,在家都是带逼带表扬着。

评分

参与人数 1 +3 收起 理由
蕊蕊妈 + 3 加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7 17: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属于第三点,基本上不过问,因为大了,全部靠他自觉,还好,每次回课质量还行。就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下去。

评分

参与人数 1 +3 收起 理由
蕊蕊妈 + 3 羡慕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0 10: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好。。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0 13: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也是属于基本不过问的态度,只是督促练琴,过程不管。放手比较早,跟不上她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 +3 收起 理由
蕊蕊妈 +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4 14: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认真领会

评分

参与人数 1 +3 收起 理由
蕊蕊妈 +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4 14: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来学习了,在孩子学习的初级阶段,这的确是不能打破的铁三角关系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 +3 收起 理由
蕊蕊妈 +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免责声明》|小黑屋|联系我们|琴童网,爱琴童 ( 皖ICP备12004466号 )

GMT+8, 2025-5-7 16: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