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童网,爱琴童 - 让琴童少走弯路!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06|回复: 0

十八.声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4 08:3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5.初学者怎样获得正确的声音观念?

除了聆听老师的示范、讲解,树立正确声音的听觉观念外,在自己的练习中,也可用“提起手,落下去”的方法用一个手指弹出一个音,同时聚精会神地倾听这个音的“品质”,它的自然减弱,直至消失,从中感受正确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这个触键方法,在回答“怎样获得手指的支撑力”问题时已有所述,这里强调一下:

(1)用腕部提起手时,开始不要提得太高。

(2)下落时,速度适中、均匀。

(3)在指端临近键面时手腕在不知不觉之间摆平。

(4)掌关节稳定,指型称安,手腕始终柔软、圆滑。

(5)精神集中。

如果这一切都做得连贯、自然、舒服,发出的声音一定圆润、舒畅、共鸣好、延间长、传得远。

对于初学者,这个间的“品质”,可作为正确声音的第一个标准。各种触键方法带来声音的各种变化,都可以此为基础。

129.“声音要通”是什么意思?怎样弹出“通”的声音?

“通”,是有些钢琴老师常用的一个形容词。“通”也就是声音要通畅、通顺、通达、动听、悦耳。

从音响物理学上说,通的声音混入的噪音少、振动状态好。通,不一定是听见。响的声音,可能通,也可能噪。通,也不一定是弱。弱音,可能通,也可能虚。但通的声音无论强弱,都会共鸣好、传得远、延续长。

通,首先要在听觉中想象出通顺、舒畅的声音,再由想象转化为肌体各部位间的通畅感。

在指端触键的一刹那,要感到指端与户膀及至全身各处的畅通。指端不是孤立地自己在弹,而是凝聚了整体的感觉。哪怕是一个弱音,也要在弹出的瞬间,精神集中,体验到气息、血脉、力的流、神经流,都毫无阴隔地通向指端,才会得到通的声音。

130.声音生硬是什么原因?怎样改进?

声音生硬,是相当多初学者的“常见病”,多半是手指触键时手腕僵硬造成的。手指触键,主导发力的是掌关节,手腕应当柔顺地配合。但硬化了的手腕,好像活水结成了冰,硬成一块。而手腕一旦“冰冻”起来,就会把生硬感扩及到与它相连的前臂和手掌上。这时,掌关节将失去自如的活动力,手指触键变成了以手腕为主的生硬地压键。

改正的办法是:耳朵里先“听”到不生硬的声音;把手腕的“冰块”化解开;掌关节积极主动起来。

131.声音“散”是什么原因?怎样改进?

所谓“散”是指强或比较强奏时音色却松散。如果弱而又散,则是“虚”。

初学者弹出的声音散、多半是由于指型变了样。手指第一、第二关节没有称安在那条天然孤线上。在触键的一刹那,第一关节塌了下来,一部分重力散失了。与此相关,指端接触键面的部位按近于手指肚,力点不集中了。

改进的办法是:耳朵里先“听”到不散的、集中的声音;在触键发力的瞬间,称安住指型,确保重力沿天然弧线直达指端——琴键;注意用指肚与手指顶端的交界处触键。

132.声音“虚”是什么原因?怎样改进?

“虚”,浮,不实。多半有下面几种原因:

(1)对放松的错误理解,松得哪都不积极行动。比如该掌关节积极动作时,手指却“懒洋洋地”,不能把琴键弹到底。

(2)指型没有保持在称定的弧线上,“塌指”,触键点不够集中。

(3)在触键的瞬间,只想用手指力量,没有同时吸引、集中、借助超出手部范围的重量。原因之一也可能是腕部位置偏高。

改进的办法 :

(1)先要在耳朵里“听”到不虚的、实的声音。越是弱奏,截止是要精神集中地倾听弱而又实的声音。

(2)粗任触键的主要动作部位要积极起来。如果是掌关节,就要主动抬指,并把琴键下弹到底。

(3)保持指型稳定,触键点有集中感。

(4)腕部放平,便于手指触键时借用更多的重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免责声明》|小黑屋|联系我们|琴童网,爱琴童 ( 皖ICP备12004466号 )

GMT+8, 2025-10-4 11: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