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童网,爱琴童 - 让琴童少走弯路!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04|回复: 0

二十七.节奏、节拍、速度(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5 23: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15.心里数拍子时,要注意些什么?

注意两点:
(1)、正确理解什么拍子的准确。音乐中拍子的准,并不要求像节拍机或钟表滴答声那样绝对的准。根据音乐的性质,曲调、乐句的抑扬走向,拍子的律动会有少许的加快与减慢。加快减慢的幅度,视具体乐曲而定。例如进行曲中,就几乎没有(或很少)加快减慢。而“船歌”类的,拍子就“活”一些。但无论怎样,音乐拍子,不能随随便便,快慢不定,那样就没拍子。音乐拍子的准,是在“绝对准”的前提下,适当“通融”后的音乐意义上的准。
在初学者中间,数得“过死”和“活得没拍”两种情形都有。如果一时掌握不好分寸,“两害取其轻”倒是宁可数得“死板”一点,也不允许任意改变律动,无章无法,数拍等于没数。
(2)、既然是心里数拍子就不要连带出多余的外在动作。比如,四拍的长音,就不必要点头四次,或手指按键,手腕下压四次。要真正做到心里有数,并不外露。

216.怎样弹好渐慢和渐快?

弹好渐慢(ritardando,缩写为rit)的关键有两点:
(1)、找准究竟从何处开始渐慢。哪个音?哪个点?初学者往往不会细心留神那个点,通常是把渐慢提前了一些。
(2)、渐慢,是均匀地、逐渐地、一拍比一拍地慢一点。再细致区分则是在每拍内,也是后半拍不前半拍慢一点,后一个四分之一拍比前一个四分之一拍慢一点。好象在平面上滚动的球体,当失去动力、惯性减弱、直至停止不动时的过程。

    初学者往往把渐慢弹成突慢,好似突然“刹车”,不自然。改正的方法是:在开始渐慢时幅度要小,小大不易觉察的程度。之后,再依据整个渐慢的长度,逐渐增大渐慢的幅度,直到音乐的律动停止下来(这是指结尾的渐慢)。
弹奏良好的渐慢,要消除一切突然性,做到顺乎自然、合乎逻辑。

    弹好渐快(accelerando,缩写为accel)的原则与弹好渐慢相同,知识一切过程都要反过来。

218.怎样弹延长音?

延长音记号“*”标出,有时标在音符上,有时标在休止符上。

    理论上讲,标在音符、休止符上的延长音记号,一般要延长该符一倍的时值。但在实际运用中,却远不上机械地数出一倍的时值就能令人满意。这里提示以下几点:
(1)、延长音记号如果出现在偏慢速度的乐曲中,这时,在到达延长音之前,往往可以稍微放慢,为延长音的出现做一点准备。
(2)、延长音之前如果哟明确的渐慢,则可以将延长音看作是渐慢过程有机、合乎逻辑的归宿。
(3)、切勿弹得偏短,产生匆匆而过的印象;宁可拉长一点,充分一些。
(4)、在休止符上的延长,尤其要注意音断意不断。在乐音暂停的静默中,心里要冲吗了对前面音乐带来的乐意的回味,在回味中准备后面的音乐的开始。

219.怎样理解休止符的重要性?

弹好休止符与弹好音符同样重要。

    休止符是不出声的,本不需要“弹”。弹字用在这里,是指弹奏有声音符号时,要充分保证休止符的应有时值。

    其实,准确地说,休止符也是音符,音符的准确就应当包括休止符的准确在内。

    可惜,许多学生都有忽视休止符的重要意义的缺点。

    休止符的意义有哪些?

    乐句开头的休止符(例如半空拍离开始的乐句),将为乐音开始的“吸气”,为弹奏的准备动作,提供充分保证。
    乐句中间的休止符,将为乐音的进行提供暂短的间歇,从而使整个乐军更加富有生气、充满动力、表情鲜明。
    乐句收尾处的休止符,将使乐句的涵义更为明确,是果断的?是疑问的?还是结论的?都与休止符的正确于否密切相关。
    性格活跃的乐曲中的休止符,将使音乐更为敏捷、利落。
    性质悠长的乐曲中的休止符,将使音乐更为深远,在寂静中引起“余音未尽”的遐想。
    休止符,是节奏、节拍、韵律、律动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损害了休止符,就损害了节奏美感。

    休止符的意义实在是太重要了。我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不是早就说过“此时无声盛有声”吗?和是说此时的休止符比有声的音符还要重要。所以切不可因为他是不出声的,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220.“弹奏”休止符的常见缺点是什么?怎样改正?

最常见的缺点,就是休止符被无理地“吃掉”、被无情地“侵占”,“听不到”休止符的存在。

    当然休止符在月乐句开头时,不去感觉它的存在,而让后面的乐音占据了他的位置。
    当休止符在乐句中间时,不上前面的音赖着不走,就上后面的音提前抢入。
    当休止符在乐句末尾时,则更是经常被忽略的,他的确切时值究竟几何,若明若暗。好象声音静止,音乐也就结束了,而不是休止符结束后才结束的。

    改正的办法,惟有:
(1)、首先要理解休止符在具体乐曲中的节奏上的、表现上的、语气上的种种意义,这样就会感觉到非重视休止符不可。
(2)、加强节奏、节拍的训练,以便清楚休止符确切的时值长度,才能及时收掉休止符前面的音,避免后面的音的提早进入。
(3)、学会倾听休止符。只有当我们能从休止符中“听出”丰富的艺术意义时,才能体会“无声胜有声”的妙处,也才能更理解有声音符的美感。

221.怎样选择乐曲、练习曲的弹奏速度?

这里回答的是作品练好后确定速度的问题,不是练习中的速度。练习中,常常要有意放慢。

    选定速度,要考虑到以下三个因素:
(1)、要以意大利文的速度用语和节拍机标明的速度为依据。前者是没有精确的速度数值,但指出了速度快慢基本性质的用语;后者是用每分钟奏出的拍子数准确规定的速度。须注意,无论哪一种,都知识参考性的依据。一是因为意大利文速度用语本身就允许速度的浮动 。二是因为乐曲速度从不要求所有人必须弹得同样快慢。哪怕是作曲家标出的节拍机速度也是如此。三上因为有些乐曲、练习曲节拍机速度并不见得很合适。

(2)、意大利文和节拍机数字虽然只是参考,但又是不可不重视的参考,以为那些标记指出了乐曲速度的基本性质。乐曲标出了Allegro(快板),总不能弹的弹得没有快的感觉;

Lento(慢板)也不能听来没有慢的意味。

速度的浮动,是合理范围内的,不是任意的。

(3)、要考虑到自己的技术能力。这主要上指快速的乐曲、练习曲,应当留有速度能力的余地。

223.“自由速度”、“自由节奏”是否可以“自由地”弹奏?须注意什么?

自由地(ad libitum,缩写为ad lib),与“非自由”节奏相比是自由得多些。不过,这仍是相对的。尤不可任意而为,必须注意到:
(1)、乐曲性质的制约。

(2)、从“自由”当中发现乐音运动松紧、缓急的趋势。这趋势,就是章法,就是逻辑。找到了“趋势”,顺势而奏,就会有章有法有逻辑,就可避免散、乱、杂。

224.节拍机是谁发明的?做什么用的?

节拍机有称为节拍器、拍节机、拍节器。为奥地利人梅尔策尔(J·N·Maelzel)于1816年发明。它可以准确地在每分钟内打出从40到208次的拍点。作曲家可以利用它计算出自己的某首乐曲所用的时间,也可以将自己所希望的演奏速度通过它确定出每分钟的拍子数值,标记在乐曲开头。  

226.怎样利用节拍机?

倘若已经有了节拍机,同时又觉得自己节奏感不是太好,也不妨利用一下它的功能:

一个是训练拍感用。打开节拍机,让它打出中速(moderato)的点子,随它的点子拍手,并求得一致。再改换各种慢的和快的速度,同样,拍手与之相和。这可以协助训练保持绝对匀速律动感,为音乐中的节奏感提供一个基础。

接着,在这个基础上再变换更多的方式:

(1)节拍机每打一个拍点,我们同时打出均匀的两点,或四点,或三点与之相合。

(2)反过来,我们打一个点子,使之恰与节拍机同时打出的两个、四个、三个点子相合。

(3)节拍机每打出两个点,我们同时打出均匀的三个。

(4)反过来,我们每打出两个点子,使之恰与节拍机同时打出的三个相合。

另一个是作为选定乐曲速度的一个参考。如果乐曲开头有节拍机数字标记,在节拍机上找到相同的数字,打开听一听。如果只有意大利文速度用语,也可在节拍机上找到相同的意大利文,打开听听。这些,都可作为弹奏乐曲选用速度的一个参照——仅仅是参照,并不是非得完全一致不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免责声明》|小黑屋|联系我们|琴童网,爱琴童 ( 皖ICP备12004466号 )

GMT+8, 2025-8-19 21: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