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童网,爱琴童 - 让琴童少走弯路!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837|回复: 3

三十五.学习进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6 00: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96.一些练习教本(如“拜厄”、“车尔尼”等)要不要逐条学弹?

既然拜厄、车尔尼这些有经验的钢琴教育家写下了那么多条练习曲,想必每一条都有它的练习目的和意义。所以,原则上应当逐条练习,这只会有益无害。

对于素质好的又肯用功的学生,这也不会影响他们的进度。因为他们可以每次多弹几条。

    一些包含对该学生而言是新技术练习内容条目,是无论如何不要越过的。

    但在下述情况下可考虑跳过一些条目:
(1)、在一些性质相近的练习当中,学生已经通过三两条练习学得很好了,则不必没条都弹。
(2)、个别练习由于某种原因(如手小、组织复杂等),是学生近期难以胜任的,可以暂时越过。

    弹练习曲是为了掌握技术。掌握技术是为了弹艺术性乐曲。所以,逐条学弹还是跳跃选弹,归根到底,要取决于学生掌握某种技术的情况。  

297.在学习的某一阶段,可以跳过一个较高的程度吗?

不是绝对不可以,但要有前提:
(1)、学生音乐素质较好,同时又是属于学习钢琴愿望强烈类型的。
(2)、原来的程度虽然不高,但基础较好,没有明显的弹奏技术、方法上的缺点。

    当这两条都具备而不是具备其中之一时,可以考虑跳跃一下进度。如果具备上两条,或只具备其中之一时,跳进是危险。时间告诉我们,这样跳来跳去,十有八九,还要跌落回原处,这正是“欲速而不达”。

298.一首练习曲或乐曲学好的标准是什么?

学好一首作品的标准,至少有:
(1)、音符要正确。
(2)、节奏要正确。
(3)、连奏、非连奏、跳音等等的弹奏法要正确。
(4)、乐句划分要正确。
(5)、重要的力度对比与变化要正确。
(6)、指法要正确。
(7)、作品的基本性质、性格要正确。
(8)、要达到整体上的完整。

    在掌握上述标准时,也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1)、假如教师认为某些方面的问题是学生在那个阶段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那么,当主要问题解决了时,也可视之为达到了标准,不一定事事百分之百的准确。

(2)、学生应当在回课时,第一遍或第二遍,顶多第三遍,就能做到上述八条标准,才算是合格。倘若第三遍还做不到,而是在课堂上弹了不知多少次,才作到一次,则不能认为已经达到了标准。学生还必须回去巩固“第三遍”的成果。钢琴技术、技巧,正是在不断重复正确的东西当中提高的。

(3)、还要懂得,所谓正确,只是相对的。学好一部作品有最低标准,却没有唯一的最高标准。真正的完美是无止境的,永远都有提高的余地。

299.一首练习曲或乐曲长久通不过怎么办?

这要依通不过是何种原因而定:

(1)如果是由于暂时难以克服技术困难,那就可以暂时放下该曲的学习,转而学习相应的练习曲或进行基本功训练。尔后,再重新学习该曲。

(2)如果不是纯技术的困难,而是由于音乐的织体、结构较为复杂,那也应暂停学习。因为这种困难更不易在短期中解决。应当转而学习复杂性稍小些的作品,作为过渡。

(3)如果所遇到的困难,恰好是学生进步途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不解决无法前时,那就无论如何也要千方百计地克服困难,要向学生讲清道理,唤起攻克困难的决心。帮助将困难时行分解。被分解的困难,会变得不那么困难,然后逐一克服。如果正面“攻”攻不下,也可结合迂回、侧面的“进攻”,例如,同时学习有且于克服难点难度较小的另外一首作品。

300.初练时弹得还好,隔天再练,又觉得不如最初,为什么不是一次比一次好呢?

这是因为最初觉得“好”,并不是真正全面的“好”,那只是最初注意到了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好”。很可能还有些错误潜在那进而。

当练习逐渐深入时,那些潜在的问题就会逐个显现,逐个被注意到了。于是,就觉得不如最初了。一般来说,这属于曲折前时,也是比较正常的现象.

当然,理想的状况还是开始就注意到所有需要练习的主要方面,稳步地、循环渐进地练习,这样,一定会觉得还是练习越好的。这是直线前时,应当力争这种状态。

301.学练新曲,开始时错音很少,弹熟后错音反倒多了,是什么原因?

这是由于开始的“错音很少”,甚至“完全正确”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并不是真实可靠的正确。

开始学习新曲时,注意力比较多地集中于曲调的音符。一旦把乐曲的音符弹下来,就可能误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于是,其中的指法错误、乐句的错误、节奏关系的不精确之处等等,都会被稳藏、掩盖下来。这些潜在的不正确的东西,就像埋下颗颗“定时炸弹”。一定时刻,就会发生“爆炸”,甚至引发连锁反应,学生就会觉得越弹错处反而越多了。

还有一种可能是学生以为自己已经把谱子弹会了,就不再注意看谱,有了错也没发觉。直到老师指出来,才大吃一惊。

倘若开始时真的是弹奏得各个方面都是正确的,那么,在弹熟过程中,只会不断巩固正确的东西,直至仅凭下意识也可以弹得正确无误,自然,就不会出现“弹熟之后错音反倒多了”的现象了。

302.为什么学生不能及时改正老师指出的错处呢?

老师指出的种种错处,按说是一经指出,就该随即改正。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即便认真的学生,一而再,再面三地改正不过来的也并不很少见。这甚至使们们不得不承认(虽然并不情愿),一时两时改正不过来已经指出的错误,可能正是钢琴教学不同于某些其他教学的特性之一。

其中一个原因在于:钢琴音乐是一种立体、多声思维的音乐。弹奏者的眼、耳、心、手要同时关照几件不同的事并不那么容易。

其次,如果是弹奏法上的错误,或者已经是“错误顽固症”的错误,改正过来,本来就要有一个过程。

因此,遇有再三弹错的情况,也不必大觉得奇怪。学生不必灰心,家长不必生气。重要的是要静下心来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不过,这不是说可以容忍错误。我们仍然要坚定、顽强地向着知错就改的方向努力

303.学生上钢琴课时,弹得没有像在家里时那么好,是不是正常的?

一般是正常的。但也有学生,在老师面前比在家里弹得反倒好些,也是正常的。

为什么说两者都是正常的?这种现象涉及到演奏美学上的一个道理。

大家知道,钢琴谱是固定不变的。那里记录了作曲家的意图,指示了乐曲的基本性质。不过这种对“意图”和“性质”的记录,并不能像有图纸、有模具的工业产品那样,每次造出的产品都一模一样。同一乐谱的不同人的弹奏,以及同一人的每次弹奏之间,实际上都是不同的。这些不同,是因为弹奏者的个性不同,对作品的理解不同,也与特定场合下弹奏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具体的,则表现在力度、速度、音乐的语气、音乐的色调等方面的微小差异上。

但是,乐曲的基本面貌又必须是相同的,人们一听就知道,他们弹的是同一首乐曲,不是不同的乐曲。

钢琴演奏的吸引人之处实际上就是在这同与不同之间的,这就是理论上称之为“二度创作”的魅力之所在。

当然,优秀钢琴家们弹奏同一首乐曲之间的不同,主要是艺术个性的不同,不是好坏之别;而孩子在钢琴课堂上弹得比在家里差,去可能是因为没练好。不过,本质上,换了个场合弹得不一样了,都不是奇怪的事情。

有进学生在课堂上弹得比在家里好,是因为上课时精神更集中,有强烈的在老师面前要弹好的有的愿望,他要把平时刻苦用功的成果在他所信任的老师面前展示出来。

弹得差,是因为钢琴、房间都变了,与在家里习惯了触键、声音的感觉都不一样了。另外,听都也变了。在家里是家人或自己听,心里没有负担,现在是专爱挑错的老师在听,担心出差错,心里有负担,影响了对乐曲的专注。

如何对待这种现象呢?主观上,唯一的办法是加倍地刻苦练习。假如较好的弹奏是十分的话,那就练出十一、十二分来。到了老师那里,打点折扣,还可以弹出九、十分,如果有更好的发挥,那就是十二、十三分了。客观上,有机会的话,多在各种场合,例如在新的听者面前,在新的环境下弹奏,能在小型的演奏会上演奏更好,以锻炼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完整、自如弹奏的经验和能力。

304.是不是一定要参加钢琴(业余)考级?考级的意义是什么?

学习钢琴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音乐修养,开发智力,受到美育,接受高级的音乐文化等等,在这些方面的意义上,当然不能说一定要参加“考级”。

但是,由于钢琴学习对技术技巧、艺术表现等方面都有一定规格要求,这些规格和标准,在广大的业余学习领域里,又不一定都了解得很清楚,故考级活动,就有其很值得重视的意义了。

我国的“钢琴(业余)考级”活动,先是在80年代后期,在广州、上海等地实行起业。90年代初,在北京又先后成立了“中国音乐家协人全国乐器演奏(业余)考级委员会钢琴专家委员会”和“中央音乐学院钢琴考级专家委员会”,分别主持考级工作。

考级,是由有权威的专家,对学生的学习(也间接地是对教师的教授)善和达到的程度,给予相对客观、准确的鉴定和评价。这样,学习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检验,知道自己学习中有什么问题没有,努力方向是什么,达到了什么程度。对自己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就可以少走弯路,避免盲目性。同时,“考级”还会增强学生“逐级而上”的进取心,以及同伴、朋友之间合理、正当的竞争心。所以,考级,已经成为广大业余钢琴学习领域里一项具有多方面积极意义的活动。至于考过哪一级还可以确认为“特长生”,成为升学、就业方面的一个资格,则是另外的应由主管行政部门做出明确规定的问题了。

重视考级是对的,但是也不能把考级当成唯一的目的。甚至除了考级曲目以外,其他教材一概不学,这样不仅考级本身难以通过,即便在较低的级别侥幸过关,在稍高的级别也是没法过去的。最主要的,是在根本上误解了学习钢琴的目的,也误解了考级本身。

学生应该考哪一级,应当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到了哪一级就考哪一级。也还应当结合学生文化课的学习状况,做出什么时候考、考哪一级的合理安排。切不可置文化课于不顾,置正常的钢琴学习规律于不顾,只盯住考级曲目一件事,那就适得其反了。

目前,考级活动已经遍及全国大部分大中城市,各个城市每年组成的考试委员会在掌握考试标准上,也难免不尽一致。所以,考过了某一级,一般来说可以表明学生的学习没有“重大”问题,但不等于没有问题,而任何小问题,如不注意解决,都会演变为大问题的。所以,考过级,也切不可误以为没什么缺点而自满起来。

305.如何选定学生应当报考的级别?

在选定考级的级别时,可以有以下几种考虑:

(1)学生按照正常的学习进度,正好在稍前于考级日期(例如提前个把月左右),高质量地学完了某一级曲目,那就报考这一级别。这样,学生并无特别的压力感,只是把在主教老师那里学好的曲目,到考场再弹一遍而已。

(2)学生平时练琴不太用功,不记将某年考某级作为一个目标,通过某一级带来的荣誉感,作为学习的一种推动力。可由主考老师适当提早为学生制定一个学习进度表,激励学生唯有改变不用功的状态,才能在一定时期内达到某一级。

(3)学生素质较好,又有较强烈的进取心,也可以为他选定一个稍高于按他的正常进度所能达到的级别,以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学生的潜力虽然是有限的,但又是未知,应当避免因保守而限制了学生的进展。

总之,主教老师对自己的学生最为了解,要由老师把好这一关,使参加考级活动成为钢琴学习的一个合乎实际的、积极有益的推动,而不是为考级而考级。既不因压力过重,弄得学生对钢琴产生反感,基至影响文化课的学习,也不因级别选定过低,反而延缓了进步的速度。在这个问题上,家长和学生都不能为不适当的功利目的而使教学程度受到不应有的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5 20: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太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2 09: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2 12: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免责声明》|小黑屋|联系我们|琴童网,爱琴童 ( 皖ICP备12004466号 )

GMT+8, 2025-5-7 16: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