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童网,爱琴童 - 让琴童少走弯路!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52|回复: 0

三十七.歌唱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6 07: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09.什么是弹奏中的歌唱性?

歌唱性,就是人们在唱歌的同时体会到的那种美感、情感、情调、心态。

这些体验是伴随着一个个音而来的。

那一个个音,也正表现出这些体验。

音和体验,交融在一起,分也分不开。

当我们用歌唱的内在感觉来弹钢琴,并且又能把这感觉通过手指转变为相应的琴声时,就是弹奏中的歌唱性——只不过不用嗓子唱,而是用手指“唱”。

312.怎样培养弹奏的歌唱性?

从根本上说,歌唱性并不神秘。因为任何正常 人,或多或少,都会有唱歌的经验,这就为理解弹奏中的歌唱性打下了天然的基础。假如我们能从以下四方面努力,也许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在弹奏中体现出歌唱性:

(1)首先要心中有歌。学习自己要真正感觉到所弹的乐曲是歌唱般的音乐。倘若心中无歌,如何弹得出歌唱性?如果乐曲旋律本身就像歌曲曲调一样,感受到这一点并不难。如果旋律线不像平时印象中的歌,就要用些思索、感受的功夫,去发现其中的歌唱性。

(2)学会相应的触键方法。也就是把唱的感觉从嗓子转移到手指上。歌,有明、有暗、有欢、有忧、弹琴的手指,也要带着明、蝉、欢、忧的感觉。真正有了感觉,就会在触键上反映出来。例如,优美的歌不会弹出硬的声音,进行曲类的歌则不会弹得很软。

(3)提高耳朵的辨别能力。要他一细倾听,双手是不是做到了如同嗓子一样,“唱出”了心中的歌?是不是像心中感觉的那么美?

(4)正确划分乐句。歌是分成句的。句句要换气。句句意味不同。所以乐句的正确划分,呼吸的正确运用,“语气”的准确等,也都是弹奏歌唱性所必不可少的。无论音的结合形式、展开形式多么复杂,多么不像“歌”,但总是要有句子、有呼吸、有语气、]有语调的。将这些特点用心表达出来,就能体现出生动的歌唱性来。

313.一边弹一边唱是不是有助于弹奏的歌唱性?

不见得。

在弹的同时,耳朵要非常专注地“监督”双手是不是“唱”得符合要求。如果这时嗓子也同时唱起来,势必干扰耳朵的专注。当然,对嗓子唱的感觉的体验,是有好处的。不妨在不弹的时候唱一唱。在弹的同时,就不必再唱。如果有强列的唱的愿望,那就把这愿望转移给手,用手去“唱”。

关于边弹边唱这件事,傅雷先生曾有细心的思考。在给傅聪的信中,他写道:“哼唱是个极随意的行为……弹的人一边哼一边弹,往往只听见自己哼的调子,觉得很自然很舒服,而没有留神听弹出来的音乐。……我的意思,看谱的时候不妨多哼,弹的时候尽量少哼,……一个曲子相当熟的时候,只宜‘默唱’,暗中在脑筋里嘛。

准确地说,弹奏中的歌唱性,应当是心里暗中唱,手指明里唱,耳朵欣赏唱,嗓子并不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免责声明》|小黑屋|联系我们|琴童网,爱琴童 ( 皖ICP备12004466号 )

GMT+8, 2025-5-8 17: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