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童网,爱琴童 - 让琴童少走弯路!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00|回复: 8

(转载)家长在儿童学钢琴中的地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1 01: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许多琴童家长都把陪孩子练琴(及所有孩子的学习)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总是在孩子旁边严格地按老师的要求监督孩子练琴的每一过程,一发现问题,就立刻指出,还不免出现因急躁与生气而责骂孩子的情况。很多家长有这样一种观念:孩子小,光想玩,没有能力对自己负责,而培养孩子成材是家长的义务,因此家长如果此时不严格要求,孩子将来就会没有出息,如果不从小在一些细节上严格把关,那么就会养成坏毛病,将来等他(她)长大时,自己也会后悔,甚至可能会埋怨家长当初没尽到责任。这种普遍的观念,在琴童家长身上往往表现得更为突出,这是因为学琴对孩子的精神集中、注意分配方面要求得更高。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自觉而刻苦地学琴?孩子不自觉,家长能不管吗?但实践证明,家长扮演孩子学琴"督察员"的角色,存在着许多不良的后果:
    首先,它大大破坏了孩子学琴的情绪氛围。每个家长都可以由已推人地想一想,如果你自己在做事的时候,你的领导或同事在旁边不断地提醒、警告,厉声训斥,那么你的心情如何?家长的监督、提醒、训斥使得练琴活动成为孩子每日不断的痛苦经历。其次,它使一些孩子产生了练琴中出现的问题要由家长负责的心理。其实这种心理现象在成人社会中也是很常见的,如果你凡事都听领导安排、指示,那么出现了问题你会觉得是自己的责任吗?孩子从一开始学琴,注意识谱、音准、指法、动作等等要求就由家长全面"包办"了。家长帮孩子检察错误是孩子后来练琴不用心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孩子从学琴之初就没有对自己的学琴活动负责过。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教师指出孩子的错误时,孩子就回头看家长,然后说,"爸爸没说"、"妈妈让我这样的"。孩子不能自觉监督自己练琴的危害,在学琴初期并不明显,因为此时家长往往还有能力监督学琴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但当学琴达到一定程度后,家长就表现得无能为力了。家长与孩子的冲突往往就在此时发生,出现了管不了,又不能不管的恶性循环。
    解决此类问题,形成良好学琴状态的关键在于,家长必需摆正自己在孩子学琴活动中中的位置──从教师、辅导员、督察的位置上退下来。让孩子自己练琴,自己为自己的练琴结果负责。这样既能够使孩子在相对宽松、自由的情绪氛围中练琴,又使他自己独立地面对教师,承担起自己学习活动的责任。有些家长可能会说,如果你不管,他就错误百出,甚至根本不练琴,到老师那根本通不过。完全有这种可能!很多家长就是因为怕孩子在老师那里出现难堪,而不得不帮助孩子学习的。但问题是,如果孩子自己都不在乎在教师那里通不过,那么家长代孩子学习能使他(她)成为努力学习、有出息孩子吗?就象有些家长帮助孩子写作业,怕孩子完不成作业挨老师批评一样,孩子自己都不怕,家长怕什么呢?如果尊严是孩子自己的话,那么孩子自己就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而家长替孩子维护尊严,只能使孩子丧失尊严。就象黄河的大堤,越修越高,但总不能修到天上。家长监督孩子练琴不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的依赖总有使家长不堪重负的时候,因此尽早"忍痛"退下来,让孩子从家长培练中"断奶",是培养孩子独立的关键。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孩子身上的问题95%可以在家长身上找出原因!正象前面所提到的两位家长那样,由于家长的明智使孩子从痛苦的学琴状态中解脱出来。
    如果家长不去帮孩子学琴,那么家长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对这一问题,我们要引申讨论,因为它不仅仅是学琴的问题。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家长应该不应该帮助孩子学琴,而在于家长帮办孩子的学习,既没有促进孩子的学习(从长远上看,还破坏了孩子学习的动机)促使他"成材",又使家长失去了使孩子"成人"的作用。我们希望家长在这种现实效果的权衡中,果断地与学琴教师沟通,达成默契,使家长尽快地从帮办孩子学琴的角色中退下来。家长在孩子的学琴过程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充满友爱与欣赏的旁观者(不管孩子学琴的成绩是否真的令人欣赏),是一个耐心而慎重的提醒者。家长可以用享受的样子来听孩子练琴,让孩子觉得他(她)的学琴活动能够给整个家庭带来快乐。家长应该强调孩子学琴活动给孩子及整个家庭带来的快乐,而不要专注于孩子学琴的成绩──那是教师应该考虑的,也是家长无能为力的。实际上家长通过自己有效的方式促进孩子学琴动机,比家长直接参与孩子的学琴活动对学习成绩的促进作用更大。家长是孩子学琴状态的关键,而教师才是孩子学琴成绩的主导。及时调整家长自己的心态与方式,不仅仅会促进孩子厌学心理的转变,还会改善整个家庭生活的气氛。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不仅仅意味着吃好、穿好、教育好,还在于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让孩子在活动中获得快乐,而学琴本应该承担起这样一个最根本的任务。

评分

参与人数 1 +5 收起 理由
ellen_tang + 5 说得太好了,学琴要让孩子养成是她自己喜欢的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1 01: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笑笑8级 的帖子


    一般新曲开始都不管的,只是提醒他指法、调号、连音线、音不要错了。等他弹熟了我会让他放很慢的速度在检查一下,因为总觉得孩子小不可能会100%都正确,所以检查时经常会有错,但一般是不告诉他哪错了,实在不知道在跟他说

评分

参与人数 1 +5 收起 理由
ellen_tang + 5 学习了,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比告诉答案更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1 09: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长在这种现实效果的权衡中,果断地与学琴教师沟通,达成默契,使家长尽快地从帮办孩子学琴的角色中退下来。家长在孩子的学琴过程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充满友爱与欣赏的旁观者(不管孩子学琴的成绩是否真的令人欣赏),是一个耐心而慎重的提醒者。家长可以用享受的样子来听孩子练琴,让孩子觉得他(她)的学琴活动能够给整个家庭带来快乐。”
希望我自己早日能达到这种境界,能学会享受孩子的琴声。

评分

参与人数 1 +5 收起 理由
ellen_tang + 5 学习了,讲得非常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1 10: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对于初学的孩子,需要有一个过程,大人和孩子都要一起努力才行。

评分

参与人数 1 +5 收起 理由
ellen_tang + 5 努力的妈妈,加油啊,相信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1 11: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为家长要学会引导孩子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们告诉一次,告诉二次,但不能告诉一辈子,很多问题,需要孩子养成自己独立处理问题的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2 09: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留个脚印,继续学习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2 15: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道理知道,执行起来有点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30 22: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想不管,想放手,可看到他的回课质量真不好意在老师家坐。感觉如果孩子在一定时期内如果没有进步,他自己也会松散下来,可一定的进步一定基于认真的练习啊。管还是不管,这个度真难把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免责声明》|小黑屋|联系我们|琴童网,爱琴童 ( 皖ICP备12004466号 )

GMT+8, 2025-5-6 18: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