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童网,爱琴童 - 让琴童少走弯路!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福儿

大家心目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1 11: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1)采用正确的教学内容、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适当教学进度、教学难度和适当高度的要求。
①、正确的教学内容,就是将知识技能正确无误的教授给学生,不能有偏差或让学生产生误解,致使学生掌握不正确的知识技能。这一点,一般的教师都不会有问题的。但也不排除有极少数误人子弟的。
②、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掌握传授知识技能的多种方法,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听懂、理解而后掌握、记牢。如何能让学生对老师教学的内容印象深刻,举例子、打比方是一个不错的方法。用一个学生能听懂的例子或比方比直接告诉学生知识要点要有效的多。这样有助于解决学生上课开小差走神、精神疲劳有很大帮助。
③、适当的教学进度、教学难度        ,有助于学生和家长提高学习自信心、学习兴趣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教学进度过快会让学生应接不暇、囫囵吞枣,降低学习质量,教学难度过大会让学生学习、练习太过吃力而且练习效果较差,造成“出力不讨好”致使学生和家长丧失自信心,家长认为孩子不是“这快料”,孩子也因此而自卑、颓唐。相反,适当的教学进度和难度会让学生通过正常的练习就能得到一定效果和良好的表现,使得练习质量提高,演奏水平提高,自信心、兴趣也随之提高。进入学习的良性循环。
④、适当高度的要求,就是在适当进度和难度的前提下,对学生的练习、回课质量严格把关,不能随意通过或允许错误、失误和不良习惯的存在。
2)严肃认真、和蔼可亲的课堂教学氛围。
教师上课时要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要作到既严肃认真又和蔼可亲,要让学生既喜欢你又怕你,作到课上威严,课下亲切。这样才能充分行使一个作老师的职责。


3)同家长随时保持充分沟通
对孩子的任何教育,都需要教师与家长配合,合力将孩子教育好,没有家长的配合,再高明的老师也显得势单力薄,学琴时,一个家长应固定陪伴左右,仔细记录孩子上课时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向老师及时反映在练琴过程的一些问题和疑问。教师同家长的角色就是:教师是要求的制定者、检查者、评价者;家长是要求的执行者、监督者、记录者。没有家长对老师要求的执行、监督和记录,老师的要求将无法正确、全面、有效的得到贯彻,孩子的学琴就会走弯路。
4)结合学生特点对家长提出辅导要求
学生年龄越小,程度越浅,家长的辅导就要越细、越严、越多;在不同的情况下对家长的辅导提出适当的要求和指导是教师应做的一件重要的工作。
5)鼓励学生的同时适时鼓励家长,让家长、学员时刻保持自信心。
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学琴低谷的时候要适时鼓励学员和家长,时刻保持自信心,积极寻找原因、解决办法。真若无法逾越,也可以迂回进行(举例:暂放某首久攻不下的曲子)。
6)适时奖励、批评鞭策学员进步,
教师一句肯定的话语、一句由衷的赞美、一个五角星、一个积分券能让学生兴奋很长时间。当然,对于因态度不认真、练习不仔细造成的错误和问题要及时严肃的批评,并让学生承认错误并积极改正。要很很批评打击态度不认真的学生,在此类问题上同学生不得有任何商量或弹性的余地,要得到家长的全力支持和响应,在学员改正后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要让学生作到是非分明、出错必纠、有错必改的良好习惯。

评分

参与人数 1 +5 收起 理由
福儿 + 5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8 08: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福儿 于 2011-7-28 08:05 编辑
育人音乐学校 发表于 2011-7-21 11:03
1)采用正确的教学内容、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适当教学进度、教学难度和适当高度的要求。
①、正确的教学 ...


谢谢您,还希望老师以后常来指点{: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7 15: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0206AChong 于 2011-8-17 15:45 编辑

一位外行心目中的“好老师”

1、爱孩子,和孩子有良好的勾通能力。
2、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凌远教授说的好,“会弹琴的不一定是好老师,但好的老师一定会弹琴。”,不是说水平越高越好,至少得比孩子高一个档次,居高才能临下。
3、因材施教,对每个孩子的教学应有计划,有笔记。不能回课后随手从书上找两首曲子就让孩子回家练。
4、给孩子讲解曲子中的难点,作必要的示范,有些曲目的音乐表现靠孩子自己悟是不大可能的,小孩子最大的优点是模仿能力强,能让孩子从示范中模仿到一定的表现方法和技能。
5、重视孩子基本功的培养,能及时准确地发现孩子练琴中的存在问题和错音,随时纠正。
以上是一位外行心目中对“好老师”的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免责声明》|小黑屋|联系我们|琴童网,爱琴童 ( 皖ICP备12004466号 )

GMT+8, 2025-5-7 06: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