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童网,爱琴童 - 让琴童少走弯路!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11|回复: 1

古代妈妈的一封信(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29 1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人写信很有意思。
      这是古代妈妈的一封信。一位母亲写给儿子的,短简,字微,充分发挥中国汉字的蕴籍和古典,有妙趣。其实,也算不得信,了了几十字,只当是一简短的手函:“阅儿信,谓一身备有三穷:用世颇殷,乃穷于遇;待人颇恕,乃穷于交;反身颇严,乃穷于行。昔司马子长云:虞卿非穷愁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是穷亦未尝无益于人,吾儿当以是自励也!”
      写信的母亲郑淑云,是明代女作家。我没有读过她的作品,单从这一短简,倒也叫我生出三分钦佩。
      和平常的妈妈不一样,她没有嘘寒问暖,家常里短。我私下里猜度,或许,郑妈妈认为,她的孩子足够抵挡外面的风雨,养成男子汉的豁达心性才是最重要的。授人以鱼,莫过于授人以渔吧。看来,古代的妈妈也懂的,教子的良方,可能贫可以寒,没有太多金钱和富足,寒门儿女用爱养,一样出将才出爱女。
      信里,郑妈妈是这样讲的:人的这一生时常会遭遇三种困顿,千古有之,孩子,要做好心理准备:
      第一种困顿,拥有强烈的用世才华,却遇不到好的平台和机遇;
      第二种困顿,以一颗诚挚宽厚的心待人,却没有交上值得交的好朋友;
      第三种困顿,对自己严格要求时常反省,却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活着;
      最后,这位妈妈抚慰儿子,既使人生的际遇如此,也未尝没有好处。孩子要多读书以自励,不要放纵自己呀!
      在我看来,这三种人生际遇就是,伯乐难求;知己难遇;还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的生存法则。
      郑妈妈的眼光和心胸都是一流的,她体验或明达了,人活着,这一生都是在夹缝中喘息。强而幸者,顶天立地;贫而弱者,衣食无着;更多的,则是碌碌无为的度过平凡一生。她的孩子年少气盛,对社会、对人生的历练,都远远不够。眼看着长大了,自立了,她多么担心他一走出家门,就要遭遇一连串的打击,对生命过于失望。
      所以,她没有过多关注他的衣食小节,男孩子嘛,就算饥一顿饿一顿,摔摔打打,淋淋雨吹吹风,都没有关系,当是强身健体好了。而她最担心的,作为一位有报负有理想的好男儿,他对社会对人生的信念,失魂落魄,一蹶不振。
      说到底,男儿这一生,总是在外面的。他的胸怀和品性,直接决定了活着的品格。
      他要独担风雨,要吞吐际遇,要越过四面八方的人烟,才能相对平顺地步入青云,或实现理想而活着。所以,郑妈妈很清楚地看到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所在,她以拳拳之心,劝慰她的孩子多读书多积累,这一生不管际遇如何,按照自己的意愿活着最好,既便不是,那也是千古以来许多人都遇到的苦,也不必太柯责自己。
      你总是要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顺流逆流。唯有这样,才能远足于人世,有一个明亮、美好的人生。
      这样的妈妈,真强大。她的爱,不狭隘不灰暗,是一个风雨历练过的女人,看过人生百态后,饱含仁慈宽厚的生命之爱。她爱孩子,爱生命,更能用她的爱,给孩子一个用力的人生。   

评分

参与人数 2 +15 收起 理由
炀炀妈妈 + 5 热心分享,加分!
合肥贝贝 + 10 热心分享,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9 20: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的这一生时常会遭遇三种困顿,千古有之,要做好心理准备;即使人生的际遇如此,也未尝没有好处,要多读书以自励,不要放纵自己{:soso_e128:}

评分

参与人数 1 +2 收起 理由
jane + 2 积极围观,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免责声明》|小黑屋|联系我们|琴童网,爱琴童 ( 皖ICP备12004466号 )

GMT+8, 2025-5-12 00: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