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童网,爱琴童 - 让琴童少走弯路!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98|回复: 4

为什么跟越亲的人越没有耐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15 09: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假期,不少人都回家陪爸妈了。可有人欢欢喜喜回家,却生着闷气离开。原因或许让人觉得可笑:老妈让你多吃半碗饭,絮叨了几句,便不耐烦地甩手就走;给老爸买了新手机,有个功能没弄明白,问了你几句,却被指责“怎么这么笨”。

假期结束,回到职场,面对领导、同事、客户,我们却又换了一副面孔,耐心地给这些“别人”解答问题。我们对不相干的人客客气气、彬彬有礼,对亲近、呵护自己的人却毫无顾忌、任性无礼。很多人对亲人发了脾气,事后很懊恼,可下次还会如此。

究其原因,是亲人的包容让我们太放肆。假如对领导、同事等外人发脾气,很可能损害彼此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沟通中会有意无意地注意方式方法。而“亲人”是比“外人”更稳固的一种关系,我们知道,即使言行出格,他们也不会计较、不会记恨;即使拿他们当出气筒,也能获得宽容、理解、忍耐、体谅。家庭是一个相对安全、包容的环境。在外受了委屈,我们会回家宣泄。在这样一个能给予心理安全感的环境里,我们就容易忘记怎样好好说话,以致对家人使用嘲讽、歪曲、夸大、贬低的语言。

除此之外,我们对亲近的人心理预期太高了,认为他们应该支持自己,一旦碰到不顺,就容易形成心理落差,觉得“别人不理解我也就罢了,怎么你也不理解”,越想越生气。

当肆意将外人给自己的伤害转移给配偶时,我们没有看到对方默默端来的一杯热茶中包含的关心;当不耐烦地打断父母善意的唠叨时,我们不曾看到老人无言地离开,在屋子里悄悄伤怀。亲人们无怨无悔地承受我们的伤害,因为他们离我们最近,与我们最亲,能用爱包容我们。

有网友曾算过一个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大概只有几十天到两百多天,与其他亲近的人在一起的宝贵时光也是有限的。从现在开始,不要把粗暴的态度、不客气的指责留给亲近的人。试着从下面3方面改变自己。

1.换个角度看问题。

人们都希望自己是对的,对方必须接受自己的意见。站在亲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想想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学会理解他们。假如他们不停唠叨,可以选择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告诉他们,你已经知道问题所在,让他们相信你能解决好。

2.让亲人把话说完。

气头上往往很难把话说清楚,因此,英国历史学家帕金森和管理学家拉斯托姆吉在合著的《知人善任》一书中谈到:“发生争吵,切记免开尊口,让别人把话说完,虚心诚恳地倾听,才能彼此交心,把事情说清楚。”“风平而后浪静,浪静而后水清,水清而后游鱼可数”,待风平浪静后再说,可以避免伤了感情。

3.平息怒气三法则。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在愤怒时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死盯着负面信息不放。在自己快要情绪失控前,试着停下来不说话,或者离开现场,让自己冷静下来。春秋时的蓝田侯王述曾被人骂上门来。他始终默默面壁而立,直到那人离开,才转身继续办事。美国心理学家欧廉·尤里斯教授提出,降低声音,继而放慢语速,胸部向前挺直,能有效平息怒气。

俗话说,“忍得一时气,免得百日忧”。记住,对亲人让步不丢面子,而是出于爱。

评分

参与人数 2 +15 收起 理由
梦媛 + 10 热心分享,加分!
炀炀妈妈 + 5 热心分享,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5 10: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正常,听上辈人说:过去私塾老师自己的孩子自己不教,而是和附近的私塾老师交换着教。

评分

参与人数 2 +4 收起 理由
jane + 2 积极围观,加分!
炀炀妈妈 + 2 积极围观,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5 1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亲人的包容造成的{:soso_e128:}      其实这种人好没素质的,要好好改。。。。。。

评分

参与人数 2 +7 收起 理由
jane + 2 积极围观,加分!
合肥贝贝 + 5 积极围观,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5 12:25: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亲人不计较,自家人好说话!

评分

参与人数 2 +4 收起 理由
炀炀妈妈 + 2 积极围观,加分!
jane + 2 积极围观,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5 15: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亲人好说话,更加随意

评分

参与人数 2 +4 收起 理由
炀炀妈妈 + 2 积极围观,加分!
jane + 2 积极围观,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免责声明》|小黑屋|联系我们|琴童网,爱琴童 ( 皖ICP备12004466号 )

GMT+8, 2025-5-12 03: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