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条公共素养 | 带一个有家教的孩子出门
“20、乘坐扶手电梯的时候,靠右扶稳,留出左边的位置给别人。
让孩子体会到,如果自己有急事而前面有人阻挡的心情。给人方便,才能自己方便。有时候,在机场的电梯上,我看到西装革履的两个男性,占据了整个的通道,在高谈阔论地谈生意。我就会想,他们公司做的产品,一定是不会考量到顾客的感受的吧。
“21、乘坐大巴地铁甚至上洗手间,尽量自己往里走,把入口处方便的位置留给后来者。
这样做有什么意义?会让包括你的孩子在内的所有人觉得世界很美好。
有很多时候,看似吃亏的行为,其实没吃什么亏,看似占便宜的地方,也没占什么便宜。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做一些让自己和别人都感到愉悦的事情呢?
“22、对别人新买的衣服物品、第一次到别人家里的时候,要恰当的赞美,忌讳当着主人的面负面评论。
第一次去朋友家做客,最忌讳的就是当着主人的面评论:“你家好小哦!”、“都没有电梯!”……这样的话会让主人十分尴尬。
很多人会说这是因为孩子“童言无忌”,口无遮拦,其实并非如此,而是因为孩子缺乏基本的与人相处的能力,以及宽容的心态。对于一个孩子,学会宽容的能力,往往要比学习知识更为重要。
因为世界本来就是不同的,如果只会按照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别人,那么,你就会收获很多的敌意。反之,用宽容的心态去看待、欣赏别人的不同,那么,你收获的将是友谊和帮助。
那么,进入别人家,我们就只能说假话了吗?当然不是,哪有一个一无是处的家,学会去发现别人家的优点,并恰当地赞美:“你家有很多书哦”或者“我喜欢你家窗帘的图案”或是“你家的花很漂亮!”,都是适当的赞美。
“23、分清主角配角,不要喧宾夺主。
婚礼上经常会发生伴娘比新娘还美艳动人引人注目的尴尬事,撇开砸场子的情况,很多人的喧宾夺主是无心之举。我最听不得有些家长要培养自己的女儿当公主,要高贵,要当女王,要做领袖,要霸气。这些孩子在公共的活动中经常垄断展示自己的机会,把其他孩子晾到一边去。但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并没有对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反而当不了女王和领袖。
我喜欢一篇文章《我就是那个在路边鼓掌的人》,保持自己的实力,愿意让机会给别人展现,胜利者有胜利者的风度,失败者有失败者的风度,这才是有修养有内涵的表现。
“24、不要当传递坏消息的那个人。
某某家离婚了,某某人开车撞了墙了,某某小朋友数学考了个零分……这些坏消息都很刺激,但让你的孩子千万不要做坏消息的传递者,尤其不要做“让当事人第一次得知消息”的那个人。
为什么?没有人会喜欢带坏消息来的人,而且是总是带坏消息来的人。尽管这些坏消息都是真的。而一个总是关注坏消息的人,大家可以想象其八卦的嘴脸,乌鸦的嘴巴……那副幸灾乐祸、唯恐天下不乱样子,无论如何,都不会显得有教养有家教吧!
“25、聚会吃饭的时候不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你的忌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甚至怪癖,如果你在自己家里吃饭,想怎样就怎样,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在公众场合,如果你没有事先告知,比如别人请你吃牛排,而你其实不吃牛肉,一定要提前知会。那么,在通常的状况下,其实是可以很得体地应对的。否则,那种主人刚倒了一杯果汁,就大声声明,“不是100%的果汁我从来都不喝”,刚上了一道鸭肉,就发表“禽类的肉很多都带着病菌”,这样的举止,已经远远超出了尊重个人口味的范畴了。
我做记者的时候有一年去意大利出差,同行的一位女记者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把接待的主人家折腾得团团转。后来有一天,这位女记者抱病不能参加吃饭,我们所有人都觉得轻松自在,那顿吃得特别轻松、氛围特别好,特别香。
我的另外一个朋友请我去她家吃火锅,大家都高兴地吃涮羊肉,她帮我们倒酒递杯碟之类,一直都没怎么吃。直到磨菇肉丸下锅时,她才开动了,我们一众客人才想起来她是不吃羊肉的。不由更是感谢她对我们的体贴照顾。
对比这两位女士的做法,家长应该知道怎么做会让别人舒服自己也舒服的方法了。
可惜很多时候,还没有上菜开席,就听见家长纷纷大喊,我的孩子一定要吃蒸鸡蛋,我的孩子不吃西红柿,仿佛孩子不吃什么,吃了什么,天就会塌下来一样。这样的做法会通过心理暗示让孩子更加挑食,还会让孩子平白无故得到很多厌恶和嫉恨,这比起吃个西红柿蒸鸡蛋来说,孰轻孰重?大家都明白了吧。
我女儿去小闺蜜家sleepover的时候,小闺蜜的妈妈发来一张照片她吃了很多虾。我心中奇怪,想,女儿不是不吃虾的吗?女儿回来,说,看见阿姨准备了大虾不好意思说不吃,结果越吃越有味,她还摸出一张纸来,原来是阿姨做虾的秘方!
“26、可以去很高级的餐厅,但一定不要浪费。
你可以带孩子去吃很贵的自助餐,但不要剩一大盘子没有吃,还不停去拿。吃得起昂贵自助餐,显得家境富裕,这值得祝贺,无可厚非;但浪费一大盘子,把好食物变垃圾,则显得富而不贵,就是俗话说的”暴发户“。
“27、学会退后一步,等待一会儿。忍耐就是风度和修养的一部分。
像吃自助餐这样的,肯定人人有份的,就不要争先恐后,再饿也要排队,也要忍耐,忍耐就是风度和修养的一部分。
至于那些在公共场所憋不住要当众拉屎拉尿的孩子,家长只要相信孩子管得住自己,孩子就一定管得住。而有些家长,尤其是老人家,常常夸大孩子的需求,生怕孩子付出一点忍耐受一点委屈,那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
“28、尊重服务业人员,就像尊重你的家人。
著名酒店品牌丽思卡尔顿有一个给员工的内部口号:我们是绅士淑女,我们为绅士淑女服务。我在一次采访中看见他们的宣传册上这句话,回味无穷。为什么我们去很多餐厅、酒店、旅行社、出租车,常常感觉服务人员怠慢、势利、欺诈、虚情假意,大多因为他们曾经接受了太多的呵斥、抱怨、怀疑和谩骂。
我的一位作家朋友,在管理了一个会所之后,说,服务员都非常辛苦,我再也不会在餐厅对服务员吆三喝四大声指责了。我去南京拜访朱赢椿老师的时候,他带我去学校餐厅吃饭,进去之后每个服务员都跟他打招呼,朱老师点菜是不看菜单的,他会根据时令随意组合几个菜式让服务员交代给厨房。跟着朱老师吃一顿饭,我们也很轻松快乐。后来朱老师说,这里的每个服务员都是他的朋友,他知道每个服务员的名字、家乡,还跟每个人都聊过天。
尊重服务人员,并不是花了钱还讨好他们。告诉孩子,我们花了钱,饭店提供了餐食和服务,这已经扯平,我们在人格不可以再对别人高高在上,一定要平等交往。把服务人员当成了绅士淑女,他们才有可能像对待绅士淑女那样对待你。
“29、人过无痕,不要把自己的签名、物品留在那里。
自然之友的学习当中,有一个课程叫无痕山林,就是我们去了山林之后,要尽量收拾好自己的物品,尤其是塑料袋、食物残渣等等,让山林像没有人来过一样,这就是无痕山林。
我觉得无痕的理念可以推广到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最近童书妈妈举办了好几场活动,我每场都会去看观众留下些什么,有时候会看见一些包装纸,矿泉水瓶,有时候我会感动地发现什么都没有,好像没有人来参加过这场活动一样。我甚至看见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在现场把塑料袋和水瓶收进包包里面——这就是家教,这就是素质,这就是文明。
*
花费了一周时间,写了29条之多,相信大多数家长跟我一样,没有每条都做到,看某些条目的时候甚至会悄悄地脸红冒汗。这些都没有关系,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需要提醒各位家长的是,这些说是教孩子的家教规条,其实是给父母看的。孩子不会听你怎么说,他们只看你怎么做。只有家长内心真正接受,真正去做,我们的孩子才会去做。这就是所谓的言传身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