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童网,爱琴童 - 让琴童少走弯路!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20|回复: 0

三十.乐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6 00: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41.什么是乐句?

乐句是构成一首乐曲的一个具有特性的基本结构单位。

    这个单位具有什么特性呢?

    它已经能表达出相对完整的意义,如同文章中的一句话一样,故称为乐句。

一句话,够不上一篇文章。一个乐句,也就成不了一首乐曲。但一句话、一个乐句,都能表达出一定的意思。不象半句话、半乐句,还弄不清究竟要说什么。

在歌曲中,乐句比较容易理解。特别是那种结构方整的歌曲。比如四句歌词,对应着四个乐句,句句之间有呼吸。

   器乐曲中的乐句,有的类似歌曲,比较清楚。但有时就不那么一目了然,这就是“器乐化”了的乐句。但无论如何,任何乐曲都是由实际存在着的乐句构成的,只不过有待于我们去发现它、去认识它而已

242.为什么要学习划分乐句?

划分乐句是为了理解乐句。理解乐句是为了理解乐曲。一篇文章,只有懂得了每句话的意思,才能理解全篇的意思。一首乐曲,只有懂得了每个乐句的涵义,才能理解全曲的含义。分清了乐句,就能体会到各句之间的关系。开头乐句提出了什么问题?怎样提出的?怎样引申的?怎样转折的?提了新的问题没有?怎样回答?怎样结论?……

    对乐句的划分,也就是对上述问题的思索。相通了这些问题,也就清楚了乐曲的结构特点,逻辑关系,对整首乐曲的理解、感受,都将深刻而有鲜明。

相反,分不清乐句,就弄不清乐音之间的关系,感觉不到乐音的意义,只觉得混沌一片。这就没法真正理解乐曲。没有理解,怎么能弹好呢?

243.怎样划分乐句?

我们把乐句比喻为文章的句子。不过,这只是比喻,并不是等同。

文章的句了不难划分。且不说有句号告诉我们哪里是一句,主要还在于文字表达的意思明确清楚,具有唯一性,只是这个意思,不是别的意思。

乐音不是文字,它的意义抽象得多、宽泛得多、概括得多。因此,有时分清乐句起止处并不容易。下面几点,只是划分乐句时的一些提示

(1)最重要的是认真体味、反复感受,从心理上感觉出这些音是一个句子,是说明一个意思的。不是半句,因为已经说明了一个意思;也不是两句,因为并不是两个意思。培养这个感觉力,是正确划分乐句最可靠的途径。

(2)一般来说,对句子的感受要长一些,眼光放宽一点。这就是所谓“气息要长”。这样可以避免零碎。有些小的片断可以理解为分句(类似逗号),将几个小分句连结为一个大的句子去感受,可以加强整体感。

(3)与文章的句子不同,乐句的划分有时并不是只有一种划法是唯一正确的。文章里的正确标点,不说绝对只有一种,也得说几乎只有一种,但乐句的划分,却会遇到可能有几种方案的情况。甚至觉得几个方案都有道理,都可以成立。照理,几个方案中应当有一个是最佳的。可是,艺术问题有时并不像数学问题那样只有一个答案。这时,就只能通过细心比较几种划法,体会它们的细微差异,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最满意的。

(4)要特别留神远距离的音、跳音、被休止符隔开的音的乐句划分。这三种音,都不相连,但不见得不是一个乐句里的。对音的感受,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运动趋势、表情达意上的连贯性。如能在断开的音之间感受出他们是构成一个乐句统一体的,就会比孤立地看待这些音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也是划分乐句的很大进步。

(5)不要以为乐句总是划分在明显停顿处的,有时也会划分连续的八分开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中间的;而被休止符隔开的音符也可能是属于一个乐句的。

244.乐句与主题是不是一回事?

有关系,但不能说二者就是一会事。

    一个乐句有时是主题,有时也不是。主题有时是一个乐句,有时也不是。

    一首乐曲,都是由各式各样的乐句组成的。但是,并非任何乐句都具有主题的意义。被称为主题的乐句,都是一段音乐的主要乐句。大都在一段音乐的开头出现。后面的音乐,都是它的变化、引申、强调、补充等等,他们总的性格是一致的。当具有不同性格的乐句出现时,我们就说新的主题出现了。当音乐又回到最初乐句时,我们就说主题再现了。

    学弹《小奏名曲》的学生,就能发现第一个主题、第二个主题以及主题的再现这种情形。

    主题,有时并不是一个乐句,而是指一个乐段。例如“变奏曲”的主题,大都是由几个乐句构成的一个乐段。

245.乐句和连奏是不是一回事?

乐句,是着眼与乐曲结构的。连奏,则是弹奏法、触键法方面的概念。所以,这是不同范畴的术语。但他们也不是绝对相互无关。他们之间的关系有这么几种情形:
(1)、用连线连起来的音符,正好是一个乐句。这时两者是一会事。

(2)、乐句并不总是用连奏弹奏的。乐句本身的形态千变万化,既可以是连音的,也可以是跳音的,还可以是连跳结合的。

(3)、连奏的音,有时也不一定是一个乐句。例如两个短音的连奏,多半是一个小分句。而一串长长的连奏音,也可以能包括几个乐句,要感觉其中是几句话,不是一句话。

246.怎样弹好乐句?

因为乐句的情形无穷无尽,所以,这是个不好回答的问题。但我们还是可以发现一些带有规律性的原则,也许有助于我们弹好乐句:
(1)、首要的是理解乐句。理解他的气质、性格、风格;看清乐音运动的走向、趋势、逻辑关系;懂得乐句的涵义。

假如追问一句,乐句的涵义是?什么这可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事。意会,听起来有点神秘,其实也并非深不可及。只要静下心来,总可以听出来或是愉快的,或是伤心的,或是兴奋的,或是沉重的,或是诙谐的,或是痛苦的,或是美好的,或是疑问的,或是开心的,等等。对这类问题有来基本的领会,就是基本理解了乐句的涵义。

(2)、再把理解到的东西与音色的选择、连或断的奏法、力度及其对比变化、安排好指法等技术问题结合起来。

(3)、弹好开头音。开头音,通常要用“落下去”的动作弹出来为要落下,先要提起。但是提得多高?落得多快?给予多少重量?想要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是深吸一口气从容地开头?还是急吸一口起灵巧地开始?凡此,都要深思熟虑一番。

(4)、弹好收尾音。一个乐句意义的完整,有赖尾音的妥善处理。尾音,必须是前面那些音的合乎逻辑的、顺情合理的归宿。弹不好收尾音,将把乐句的意思部分地或整个地歪曲掉。关系如此重大,岂可不加倍重视?还要注意尾音的收尾动作,收尾时,通常要抬手离键。这个抬手动作也不可忽视。抬手是果断地?从容地?轻松地?沉重地?不知不觉地?这些问题关系到乐句结束是什么语调,什么“标点符号”,留给人什么意味。

(5)、重视开头收尾,也不能轻视中间,主要是指想想开头音是怎么样走到收尾音的?这个“走到”的过程,必定有起有伏。即使是用一个同音组成的乐句也会有力度上的起伏。是什么样的起伏?是跳跃式的?是慢坡式的?是急剧的?是稳重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起伏中的顶点。到达顶点的途中会有骨干音的推进。顶点之后,就是转折、下降开始。不骨干音、顶点音、转折处弹得鲜明,是弹好乐句的又一个关键。

(6)、在弹奏非连奏、跳音、中间有休止符号的乐句时,要特别注意音断意不断、旋律线的“句感”不断。

247.一个乐句结束和另一个乐句开始之间是不是都要抬手

在前一句结束,后一句开始的时刻,为了“透一口气”,为了准备下一句的开始,为了分开两个乐句,通常应当用某种抬手动作以到达上述目的。

    如果速度较快,或前一句收尾时音符时值较短,两乐句相接较紧,这时就来不及明显地抬手,只能用手腕灵敏地向上“抖动”一下,以结束前一句,准备下一句。

    还有时,音符连绵不绝,“抖动”手腕也来不及,只能强调一下后一句的开始音,产生新的乐句开始了的感觉。

248.两个乐句之间的抬手动作要占用时间,怎样处理合适?

抬手动作,可以占用前一句收尾音的的时值。要保证后一新句开始时拍子的准确无误。就上说,不能因为抬手而使后一句的进入稍有延误。

    举例说,前一句结束音如果是一个四拍的长音,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保持足足的四拍。如果足足保持四拍,势必会造成进入下一句的开始时显得仓促,来不及做必要的准备。

    但是,对前一句尾音的站用,原则上又是越少越好的。一个四拍的音,至少应当保证三拍或三拍半的时值,总不能弹趁两拍。总之,既不能造成后句进入得仓促,有不能过多占用前音的时值。

    如果前句结束在短音上,后一句要及时开始,也仍然要占用前句尾音的时值,但抬手幅度要小。两句接得越紧,抬手幅度越小,直至仅仅手腕“抖动”一下,甚至只是强调后一句的开始音。

249.乐句间的抬手动作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要特别注意:
(1)、不要为了抬手而抬手。抬手的目的,是合理地收束前一句,同时也正是下一句的必要准备。要把“合理”和“必要”结合为一个完整的抬手动作。

(2)、没有把抬手动作与呼吸联系起来。上从容地吸一口气?是机敏地偷一口气?以此来决定抬手的高度和速度。不能只是机械地抬手,却并未带着换气的感觉

(3)、不要破坏节奏。盲目、机械地抬手,经常打乱节拍,破坏节奏。在乐句规整、缓慢时,这还不太明显。但在一拍中间某处的抬手或快速音符中间的抬手,就要小心,千万别弄乱了节奏。常见的是抬手过高延误了节奏。
总之,我们要赋予抬手动作以乐句表情上和技术动作上的双重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免责声明》|小黑屋|联系我们|琴童网,爱琴童 ( 皖ICP备12004466号 )

GMT+8, 2025-5-8 08: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