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童网,爱琴童 - 让琴童少走弯路!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37|回复: 0

四十五.中国钢琴音乐知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6 08: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76.古钢琴、钢琴何时传入我国?

公元1600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来到北京朝见明朝皇帝神宗朱翊均,在他贡献的礼物中有件乐器,《续文献通考》120卷第5页有这样的记载:

“……大西洋利玛窦献其国乐器……纵三尺、黄五尺、藏椟中。弦七十二,以金银或链铁为之。弦各有柱,端通于外,鼓其端而自应之。”

这件七十二弦的无法器也曾被称为“七十二弦琵琶”,实为欧洲的击弦古钢琴(Clavichord)。这是可查的古钢琴传入中国的确切记载。

音乐史学界曾有个颇具影响的说法,说早在元朝古钢琴已传处中国。根据是《元史》曾载一位将军攻打到巴格达,在他的战利品中有一件“七十二弦琵琶”,时间是公元1257年。但这件“七十二弦琵琶“不可能是古钢琴。因为古钢琴产生于14世纪,1257年欧洲自己还没有古钢琴,中东的巴格达更不可能有,当然也不可能“传到中国”。

至于现代钢琴传入中国,音乐晚学界过去只泛泛地说是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实际上是在1842年中英订“南京条约”后英国商人对中国市场产生了极大兴趣。范文澜先生他撰实际情况的《中国近代史》中写道:“一个极著名的商行向华输出了大批钢琴”。

不过这个商行的名称、钢琴的牌名、上岸何处、下落何方,还都有待考证。

但是可以肯定,这仍然是带有孤立、偶然性质的事件。英商打错了算盘,当时的中国并不存在他们想象的钢琴市场。钢琴初步进入中国社会,还是要等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而广大钢琴市声的出现,则是本世纪80年代的事了。

377.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学钢琴?早期钢琴教学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在中国,现代钢琴教学是在本世纪补上海、北京的外国教地活动中开始的。那时的一些教会学校开设有少量的钢琴课。

1919年“五四”运动衙,北京、上海相继建立了若干音乐社团,其中不少都有钢琴教学活动。在这些社团的基础上,又发展成为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如“北大音乐传习所”、“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音乐科”、“北京艺专音乐科”等,这里的钢琴教育更为系统些。

1927年,我国第一所独立的高等音乐教育机构“上海国立音乐院”建立了,我国的钢琴教学从此走上了更为专业化的道路,也提到了更高的水平。我国第一代自己的钢琴教授大都是从这里培养出来的。

如果把中国人学弹古钢琴的时间也考虑在内,那么,中国学习键盘乐器的时间可就早得多了。当1600年玛利窦向明神宗献上他的击弦古钢琴后,皇帝随即命四名太监学习弹奏。这四名太监,可说是中国最早的键盘乐器学生。

到了清朝,对西方科技、文化怀有浓厚兴趣的康熙皇帝,也喜欢西方音乐。1673年,经人推荐,皇帝待聘葡萄牙传教士徐日升(Thomas Pereira)为音乐教师,向他学习古钢琴。据记载,时隔几十年后,皇帝还能在古钢琴上弹奏中国古琴曲《普庵咒》,足见其已达到了相当的演奏水平。可以说,康熙堪称为中国第一位认真的、有相当水平的键盘乐器学习者。

382.《牧童短笛》是不是最好的中国钢琴曲?为什么能一直受人喜爱?

的确,一位著名钢琴家曾说过,他认为直到今天,贺绿汀的《牧童短笛》仍然是最好的中国钢琴曲。但是,自《牧童短笛》以后,中国又有上千首钢琴曲创作出来,其中又有不少优秀之作。所以,以音乐史学的眼光看,比较客观的说法应当是:《牧童短笛》是第一首完全成熟的中国钢琴曲,至今仍是最优秀的中国钢琴曲之一。

钢琴曲是外来形式。中国作曲家借鉴外来艺术形式,创造出中国钢琴曲这一新的艺术形式,必然要有一个从模仿、探萦、实验,至创造出成熟垢中国钢琴曲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始于赵元任约1913年写的风琴曲《花八板与湘江浪》和1915年写的钢琴曲〈和平进行曲〉,到贺绿汀1934年写出了《牧童短笛》,经历了约20年。

为什么说《牧童短笛》才是完全成熟的第一首中国钢琴曲?为什么一直受人喜爱?这是因为,这首作品第一次做到了:

   (1) 使用了欧洲音乐理论的某些原则,如复调、和声、曲式等,但却完全消除了欧洲音乐的审美影响。就是说,表现出了完全中国化的音乐美。

   (2)与中国音乐传统血肉相连。她是在中国音乐传统之树止开出的钢琴音乐之花。

(3)乐曲的形式完美无瑕,真是不可增减一音,不可更换一音


(4)真正钢琴化的作品。她的钢琴技术的应用,完全符合钢琴的特殊,是纯粹钢琴的,又是中国的音乐语高言。

《牧童短笛》首次将以上四点结合在一起,用令人信服的实践确立了中国钢琴曲这一新音乐形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也为世界钢琴音乐增添了一个新的品种。

这首乐曲,是当年俄国钢琴家、作曲家齐尔品在中国“征求有中国风味之钢琴曲”的创作比赛中获行头奖的作品。今天学钢琴的孩子可能想象不出,这首无比美丽的中国钢琴曲,是作曲家在极其恶习劣的条件下写出的。贺绿汀老人曾回忆说:“当时,我住在上海襄阳南路84号一家裁缝店的小楼上,矮小且不通风,夏天热得没法进屋,只好一大早趁着太阳没出来,从晒台爬到瓦面上写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免责声明》|小黑屋|联系我们|琴童网,爱琴童 ( 皖ICP备12004466号 )

GMT+8, 2025-5-8 16: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