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童网,爱琴童 - 让琴童少走弯路!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05|回复: 0

家长日志——回课效果差,原因有很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13 10: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长日志——回课效果差,原因有很多!


      不是每次的回课都是顺利的,也许会完美通过,也可能低分掠过,更有很多家长发现回课情况很差,而导致回课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涛爸在他的日志中发表了一些个人观点,希望大家看到后对孩子学琴能起到一些帮助。

      这次回课非常差,没有一个能回了,回课跟玩一样,老师做示范,让他看、听,他跟本就不当回事,东张西望,老师打拍他也跟没有听到一样,自己弹自己的,当时我跳楼的想法都有了。

      回到家就其原因也进行了分析,只有不对的父母没有不对的孩子,可能家长和老师有的地方做的不妥(仅仅是个人观点)。

       首先,在老师方面,布置好了作业,最好以自己的经验,指导孩子回家如何安排时间,如何练琴,渐渐的孩子也学会怎样练琴,怎样按排自己的时间(哪怕是一两个月引导一个注意事项,如弹琴唱谱,每次回课都强调,并针对这个事有奖罚措施);同时,老师也可以对家长进行适当的指导,甚至明确家长应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孩子在练琴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是不用管的,哪些问题要管,怎么管比较妥当。

       否则,对于我们这些自己都一知半解或根本就不懂的家长,在练琴的过程中摸索出自己的方法,这些外行摸索出来的方法能有多好,大家可想而知,在方法不当情况下陪练,长期以往,孩子和家长不仅累,最后陪练的结果是花了时间不少,但效果却很差,亲子关系紧张,越努力可能效果越差,孩子学琴上肯定是问题百出的。(对于有找到合理方法的家长除外,但其实是占少数的)

      其次,在家长方面,由于自己这方面懂的不多,或跟本就不懂,所以,如果老师(有经验)给出了陪练的方法,我们一定要以老师的为主,自己在些基础上做出一些改进,不能因为孩子学的慢了,或是一两次回的不好,就否决老师的方法,因为,再好的方法也是我们掌握的非常熟练后,才能用好,才能正真起到作用。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锯子用的不熟的工人,让他和熟练用斧的工人进行伐木比赛,肯定是用斧子的工人会赢,但两个工具同样熟练情况下,锯伐木速度远远高于斧子。同时家长也要有平和的心态,多观察,遇到问题多思考,尽量不要走极端,打孩子,而打孩子就象是医生使用激素一样,初次使用效果很好,但一次比一次要狠,才有很好的效果,到了最后就是怎么打也是没有效果。我自己总结一句话:“少打,优打,最好不打!”,当然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啊,但为了孩子有个美好的明天,还是要尽可能用心做好吧。

      最后,在孩子方面,从人一生下来就是一个特性,向舒服方向努力的特性,想吃自己喜欢的,想玩自己喜欢的,总之,怎样舒服就怎样做。所以孩子喜欢玩,挑食,怕累,都是正常现象,所以孩子一生下来,就是我们让他们学规范等的开始,也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一终引导。

欢迎更多的家长朋友们加入我们的原创主题。这里将留下我们共同成长美好的回忆。

原创版块 征稿内容、范围:

1、琴童故事:讲述孩子与音乐之间的动人旋律;

2、家长日志:陪琴过程中的深刻感想;

3、回课日志:记录孩子学琴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收稿人:米兰;微信/电话:156096905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免责声明》|小黑屋|联系我们|琴童网,爱琴童 ( 皖ICP备12004466号 )

GMT+8, 2025-5-6 17: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