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童网,爱琴童 - 让琴童少走弯路!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43|回复: 7

“洋高考”让我们看到差距 更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17 07: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天比 于 2012-9-17 07:53 编辑

       2012年高考尘埃刚刚落定,文汇报《文汇教育》周刊即以整版篇幅刊登文章专门介绍国外高考的作文题(文章刊于2012年6月28日),大有其深意。

       上世纪初,爱国教育家黄炎培先生为了办好中国的职业教育,踏访美国、英国、日本、菲律宾等地。他说:“外国考察,读方书也;国内考察,寻病源也”。他明确表示是去西方找药方的。睁眼看世界很有必要,多一点见识,才能认清自己的位置。我们不是妄自菲薄,而是希望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以真正改变作文命题现状,缩短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

       一个好的题目,会让人产生应答的欲望,会引发人无限的思考趣味;一个愚蠢的问题,只会令人感觉无聊、乏味,回答这样的问题无疑是一种痛苦。

       好的命题其实是很朴素的,就是要解决一个具体的、明确的问题。它在审题上应该没有难度,要让考生人人都看得明白,在观点上应该没有倾向性,考生直抒己见即可。

       作文题目指向不清,使得学生根本不用好好读书;观点上的专制主义,使得学生不用思考,也不能思考。既不学,又不思的教育,能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好的题目能够考出思想,考出读书的量,也能考知识的储备和独特的个性。学生备考的过程,应该就是读书的过程,就是充实自己的过程,而不是学套题、背范文。

国外考题更注重引导学生独立严肃的思考

       作文是思想的载体,作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考试,高考作文题的优劣直接反映出这个国家国民思维品质的导向。一个好的问题,会让人产生应答的欲望,会引发人无限的思考趣味;一个愚蠢的问题,只会令人感觉无聊、乏味,回答这样的问题无疑是一种痛苦。

       “洋高考”当中最让国人感慨的题目来自法国这个孕育过卢梭、伏尔泰、左拉、雨果和巴尔扎克的国家。看到他们的高中生要做的文章,我们痛苦地感到差距:“人们通过劳动获得什么?”“所有信仰都与理性相悖吗?”“解释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等等。试想,若是中国哪个大学的哲学系能招到这样一批已经对这些问题有分析有观点的学生,教授们会有多么兴奋!
“我们是否有寻求真理的义务?”“没有国家,我们是否会更自由?”“工作,是否仅仅为了有用?”面对这样尖锐的问题,我们讶然,这是高中生做的题目吗?在中国又有几个成年人有能力或者说有勇气去探讨这样的问题?

       再看看其他国家的高考试题。日本东京大学入学考试要学生读中国古典典籍《左传》的“晏子对齐侯”一节,从“和”与“同”的辩证角度讨论“国家治理应有的状态和理想境界是什么?”新加坡的试题是“哲学只是提问而并不回答,那我们为何还要学习哲学?”考生如果能够对这样的社会、人生、哲学问题有独立严肃的思考,才是真正成人的标志。我们的基础教育工作者看到这里,是否感到惭愧?

       我们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难道我们的孩子还不够努力?难道我们的老师教得还不够多?不是,这样悬殊的差距背后,是最根本的思维方式出了问题。

       法国教育部颁发的大纲上说,他们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建立理性分析坐标以领悟时代的意义”。何谓批判性思维?许多国人还感到陌生。是的,因为我们的基础教育不教这个。简单地说,批判性思维是一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必然是在一个明确的、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上体现出来的。

       好的命题都要解决一个具体的、明确的问题。如新加坡某年的高考试题:“科学鼓励质疑,而宗教排斥质疑,你怎样看?”这样的题目在审题上几乎没有难度,人人都看得明白,根本不可能出现离题偏题的问题。考生必须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不能“王顾左右而言他”,不能忽悠,不能“发散”,写不出就是写不出,能说多少就是多少,来不得半点虚假。这个题目的难度是在于问题本身,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值得反复思考辩论的问题。题目本身没有倾向性,考生完全没有必要迁就任何人的观点,直抒己见即可。阅卷官在考生阐述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这个同学的真实水平:思维、积累、视野、表达、感情乃至境界。好的命题,就是这样朴素,功夫不在表面。

花里胡哨的题目不知要考学生什么

       而我们的不少作文题提出的问题本身并不需要思考,却在审题上给考生设置障碍。一些题目争奇斗异,花里胡哨,不知要考学生什么。

       今年高考中受人诟病的是新课标卷和安徽卷的两个作文题。

       新课标卷作文题“船主与油漆工”,讲了一个胡编乱造的故事。大意是船主请油漆工给船刷漆,油漆工顺手补了船底的洞。后来船主给油漆工送一大笔钱,感激地说:“当孩子们坐船出海后,我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出题者究竟想说明什么?这个故事逻辑之混乱,叙述之吊诡,引来一片声讨。故事中的两个角色都莫名其妙。船主明知船底有洞也不采取措施,视亲子的性命如儿戏,如果不是糊涂透顶的浑人,就是有什么阴谋。但若是如此又何必掏钱谢油漆工?而油漆工在工作时发现如此重大的安全隐患,应该立即通报主人,请专业人士来修理,或者通知将要使用这条船的人,这才是责任感,怎么会不声不响地去“随手补上”?“补船”不是他的专长,若仅仅凭感觉去“补”,很可能会造成不规范的操作。

       一个有最基本思考能力的人,第一反应必然是质疑故事的漏洞百出,但“质疑”在应试中是无用的。考生明智的做法是对如此赤裸裸的愚蠢视而不见,而是按照出题者的心意,“提炼”出“举手之劳”和“懂得感恩”这两个平庸的立意,再选择一个好写的角度,敷衍成文即可。

       另一个让人无语的题目是安徽卷的“梯子不用时请收起”,好像禅宗和尚在打机锋,一眼看去一头雾水,不知从何下笔。

       我们应试作文的教学中有一块很重要的训练是“审题”,说到底就是要学生千方百计去揣摩出题者的“圣意”,但其实这个“圣意”,出题者自己也不明白,至少是不清晰的。题目既不明确,还思考些什么?对考生来说,“思考”越多,“偏题”可能性越大。

霸道专制的题目让考生只能乖乖附和

       我们高考作文命题的问题,除了题目本身指向不明确,在观点上也极其霸道专制。

       今年浙江卷作文题“站在路边鼓掌的人”,也许讲的是平凡与伟大的关系。对于材料中的观点是否认可,本应该是可以各抒己见的,然而题目的倾向性非常明确,考生必须以甘于做一个凡人,为别人鼓掌等作为立论。万一哪个考生是叔本华、尼采的信徒,认为“我不愿做站在路边鼓掌的人,我偏要做一个被别人鼓掌的人”,那就是审题错误。要是屈原大夫复生参加高考,写上一段“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恐怕要被判为不及格。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去年江苏省的作文题恰恰是“拒绝平庸”。写这个题目,若有人反弹琵琶,说自己愿意做一个“站在路边鼓掌的人”,也是要不得的。

       其实不管是“拒绝平庸”,还是“安于平凡”,都不过是出题者的个人意见罢了,真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反正永远是出题目的人对,考生只有乖乖“附和”。这样的题目,根本不是在比人文素养,更不是在比思想深度。大家都是附和,只不过在比谁附和得最好看、最新巧、最华丽、最肉麻罢了。这是明显要求考生睁眼说瞎话,闭眼编套话。

“高分作文”可能是精致的“万金油”

       题目的指向不清,使得学生根本不用好好读书;观点上的专制主义,使得学生不用思考,也不能思考。既不学,又不思的教育,能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呢?这样的考试,炮制出来的所谓“高分作文”,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反正题目也不知道要你讲什么,于是只要表面上“扣题”即可,然后想办法选一个最安全的角度,说一通自己都不相信的话,来糊弄自己,糊弄阅卷官。

请看下面的文字:

       我等有幸处于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的大中华,有着深厚的底蕴,听孔老之教诲,感孙文先生之遗志,理应“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要如王观堂先生所说“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持一等之志,追寻曾国藩先生所向往达到之“太上立德,其次立功,而后立言”的人生境界。

       这段文字摘自据说是某地一篇高分作文,这篇被阅卷组赞许为“文质兼美”的文章,是将来考生奉为楷模、揣摩模仿的对象。但是,读者能否看出,这段话究竟想要表达些什么?要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这样的文字是禁不起细看的,像这样由一堆名人和名言堆砌起来的空话,既可以套“梯子”,可以套“感恩”,也可以套“微光”、“理想”、“责任”甚至“希望”、“收获”云云,其实无非还是表决心,喊口号,只是用一种更精致的“万金油”罢了。

       历年高考“高分作文”中充斥着大量这类华而不实的文章。即使被称为所谓奇文的,如当年轰动一时的《赤兔之死》,如“七言长诗”《站在黄花岗烈士陵园的门口》之类,也不过是在玩弄更奇巧的文字,去表达一个迎合上意的东西罢了。

       这些文章共同的特点是用一些华美空洞的修辞,来包装一个平庸空洞、似是而非的思想,恰似一锅劣质的心灵鸡汤。这不能怪学生,他们也不愿意这样。虽说考试作文是带着镣铐跳舞,可我们打造的这副镣铐未免也太沉重了。

(文汇报)

评分

参与人数 4 +23 +1 收起 理由
小羽1121 + 3
炀炀妈妈 + 5 + 1 热心分享,加分!
梦媛 + 10 热心分享,加分!
蓝色雨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7 08: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 +6 +1 收起 理由
炀炀妈妈 + 1 积极围观,加分!
天比妈妈 + 5 + 1 做到好象:很简单又很难!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7 08: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比妈妈真是位有心的妈妈!{:soso_e163:}

评分

参与人数 2 +6 +1 收起 理由
天比妈妈 + 5 + 1 积极围观,加分!
炀炀妈妈 + 1 积极围观,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7 08: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soso_e183:}

评分

参与人数 2 +6 +1 收起 理由
炀炀妈妈 + 1 积极围观,加分!
天比妈妈 + 5 + 1 我们的目标:孩子的快乐成长!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7 08: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文命题及作文的忧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评分

参与人数 2 +6 +1 收起 理由
天比妈妈 + 5 + 1 积极围观,加分!
炀炀妈妈 + 1 积极围观,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08: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共同努力吧!让宝贝们在中国式的教育下,能得到最大可能的快乐成长……
不求做最优秀的,但一定求做最幸福快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8 08: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多推荐这些好的文章。

评分

参与人数 2 +6 +1 收起 理由
天比妈妈 + 5 + 1 积极围观,加分!
炀炀妈妈 + 1 积极围观,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8 09: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目前这个社会环境下,作为一个家长,如何让孩子快乐的学习,难呐。。。。。。

评分

参与人数 1 +5 +1 收起 理由
天比妈妈 + 5 + 1 这就是我们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免责声明》|小黑屋|联系我们|琴童网,爱琴童 ( 皖ICP备12004466号 )

GMT+8, 2025-5-25 23: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