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童网,爱琴童 - 让琴童少走弯路!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46|回复: 0

二十一.连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5 09: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46.什么是连奏?

连奏(legato),也称连音,是音与音相街接时,既没有一点空隙,也不互相重叠。因此,至少要有两个音依次出现,才有连奏的问题。

在乐谱上,用连线记号“”将需要连奏的音置于一个弧线之内。有的乐谱不画连线,只标上legato。应当指出,相当多的乐谱或是没画上该画的连线,或是连线的位置、长短不准、不妥,这是初学者要注意的。

连奏,还有心理感受上的意义。弹奏者要有对连奏着的音的连绵不断的感觉,仿佛后一个音就是从前一个音生长出来的,音音之间,“血脉”相连。

不要小看了感觉。在艺术里面,感觉是很重要的。当弹奏者的感觉对头时,实际上并未连上的音可能让人觉得是连着的。感觉不对时,本来音响上连着的音,听来反而会觉得不是连着的。例如,如果不是用后果量转移的方法,而是用僵硬手腕的压力,将音一个一个地压下去,不注意整体动作和感觉的连贯,尽管可以靠手指把不同的音连起来,可是听上去,却会觉得声音个个孤立,并不连着。

148.连奏的基本要领是什么?

基本要领是:

(1)听觉要精细地监督,确实听清了两个音没有一丝缝隙、没有一毫重叠。这就要求后一个音弹下时,前一个音的手指要准时(不早也不晚)地离键。离键动作无须幅度很大,但却不可缺少。这一点必须给予一定的注意。

(2)连奏中,要运用重量转移的方法。通常,连奏的第一个音都是用“提起手、落下去”的方法弹出的。弹第二个音时,则要把第一个音“落下”时手指承受的重量感,转移到第二个音上来。这个转移不是再落一次,而是通过弹第二个音的手指主动触键实现的。如果是两个音的连奏,这个过程已经完成,可把手提起来。如果是若干个音的连奏,就依次逐个转移下去,直至连线的最后一音弹完再提起手。

(3)所以,从整体综合动作看。无论连线多么短多么长,都是手部“落下——被提起”的一个过程。有时,数十上百的快速音符在一个连线之内,也要感觉到是在第一个音上落下去,最后一音上抬起手的一个综合、整体动作,就好像是被串起来的一串珠子,提起第一个就能带出一串来一样。

150.快速音符和徐缓音符的连奏有什么不同?

没有本质的不同。

唯一的不同是,快速音符的每个音时值很短,各个音很容易从“音响实际”上连结起来。但徐缓音符就不同了。因为钢琴发音有个先天弱点——音一发出,随即减弱,时值一长,近于消失。假如是一个中速八拍的长音,又在较高音区,这个音到了第八拍已经消弱得微乎其微了,这就很难与后一个音连接得没有间断感。遇有这类情况

(1)先想象弹出的音要延续很长,减弱很慢。有了这种想象,就会调整肌体状态,寻求最佳动作。这时弹出的音的延续比没有想象时就会有所不同。这不是唯心主义,这是事实。

(2)音弹出后,无论实际上延续如何,我们的听觉(严格说是心理上)都要听到它,都要感觉到它并未消弱,在这个感觉的前提下弹出下一个音,连接起这两个音。只要弹奏者是按这个感觉连奏的,听众就会觉得头一个音似乎并未减弱,它与后一个音也是连着的。这是人们用想象弥补了头一个音事实上的消弱以及它与后一个音的不够连贯。

151.连奏中须换手时,怎样才能弹好?

这是说,连奏的旋律线条,由一只手转交给另一只手。这个转交,必须不能让人听出来,要像一只手弹的一样。

这里的困难是后一只手进入时的第一个音是“落下去”的,而前一只手的末一个音是掌关节(手指)弹出来的,这就很容易发生音色、力度不统一,以及相交拉处出现音与音之间的缝隙或重叠。

克服这一困难的唯一办法是听觉高度专注,细心控制后一只手“落下去”的头一个音的力度、时间都恰到好处。而头一只手离键的时刻也正好不早一丝、不迟一毫。

152.两个相同的音如何连奏?

依据钢琴的发音原理,不用踏板时,两个相同的音事实上是连不起来的。有的乐曲,因为风格或音乐片断结构的亲系,又不允许使用踏板,怎么办?

办法是:

(1)在意念里,想象中要把两个同音连起来。这种感觉和愿望会使弹奏者想方设法调整动作,弥补两个音的隔断。

(2)弹两个同音时,无论换指或不换批,都要手指几乎不离键,用柔软的腕部小幅度的上下动作带动手指(手指几乎不动)的方法弹出两个同音。

用这两个方法,就可以使事实上连不起来的两个同音,给人以连起来的感觉。

153.两个音距离远,手指够不到怎样连奏?

如果两个音相距八度以上,小手的任何两个手指都够不到,同时又不便使用踏板时,两个音的实际音响是连不起来的。如“小巴赫”第十曲《小步舞曲》第10小节和第12小节,右手第二拍的fa-la和re-fa,都是十度,不要说小孩,大人的手也不一定都能够得到。这时,就要做到:

(1)音断意不断。也就是在感觉、意念上,两个音还是连着的。

(2)手仍然要尽可能张开,不要以为反正够不到就不尽力去够了。张开了,就是将两个音的距离尽量拉近了,也就减少了两音间断的时间。

(3)第一音弹出后,不要故意过早离开,只要来得及就多留一点点时间,也是为了减少两音间断的时间。

(4)第一音向第二音的过渡,张开的手的移动,要沿着接近平面的度数不大的弧线,极其自如、方便而又迅速地滑动过去、飞动过去、飘动过去,不可有丝毫的生硬感、障碍感或强迫感。

只要认真从这个四个方面体会,两个事实上没连起来的音,听起来也会觉得是连起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免责声明》|小黑屋|联系我们|琴童网,爱琴童 ( 皖ICP备12004466号 )

GMT+8, 2025-8-19 17: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